第135章 奥地利站·一手好牌(1/2)

世界杯分站赛的规则都一样,目前只有男子组和子组比赛,还未增加混合团体赛,一般两天比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考虑到奥地利蒙塔丰的赛道比较窄,一次只能容纳四个,因此在第一天举行的计时赛上,所有运动员都流上赛道,按照完赛成绩排序,只取前16名晋级。

第二天就按照计时赛顺序分组淘汰,然后是半决赛、小决赛和大决赛。

计时赛成绩中国队成绩喜忧参半。

男子组这边,高熵、李长逸、乌力罕、张志旺分别位列第4、第5、第8和第16的名次。

名次上不算好,可实际上高熵与李长逸在小组淘汰赛分到了同一个组。乌力罕和张志旺也很幸运地分在了同一组。

如果他们相互配合,至少有三晋级半决赛是板上钉钉的事

张志旺获得晋级资格出乎很多的预料,他出发力量不够,本来是很难越过第5个u形波包的,可就在即将力竭就差一点翻越的时候,他忽然将滑雪板由前后滑行姿态变成了左右卡刃姿态,利用滑雪板脚尖部位的钢刃切雪坡借力,自己一个前滚翻,利用身体带动雪板翻了过来。

这是他一个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解决办法,难度很高的小技巧,在此之前一次也没练习过,没想到居然让他一次成功了。

也因为这个动作略微影响速度,他后面非常努力地滑,也只是勉强以最后一名身份晋级。

后面有个别选手爬坡失败想要复制他的动作,没有一个能成功。

子组的比赛,范清婉、武缨分别拿到第6和第12的名次。

李萍萍被淘汰了,她计时赛排名第17,只比第16名慢了0.6秒。

她是灵巧型选手,力量一直是弱项,与张志旺的特点相似,又没有家的狠劲和毅力,被淘汰也是很正常的事

李萍萍晚上休息时大哭一场,两只眼睛肿得像桃子,大家都上前安慰他,班克斯作为主教练却无动于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表现出“我早知如此”的轻蔑神色,似乎李萍萍输了,他心里才舒坦。

李长逸与乌力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中商量着回国之前一定得收拾他一顿,出一出这段时间的怨气。

第二天淘汰赛上,乌力罕与张志旺分到了第一组,同组还有计时赛成绩最快的奥地利选手海默尔和排第9名的美国选手博尔顿。

比赛开始之前,班克斯没有任何的战术指导,张志旺露出狠的笑容:“一会儿你就拼命滑,不用管后面的事,我保你晋级。”

乌力罕吓了一跳,转眼就想明白张志旺的意图:“你要嘛?老子实力很强,根本不虚任何,用不着你帮忙!”

张志旺不置可否:“话不要说太满。”

李长逸叫了武缨过去给他俩帮忙,揉搓肌检查雪板和固定器等。这次比赛他们完全是散兵游勇的状态,只能相互帮助报团取暖了。

比赛开始,海默尔一马当先,他作为本土选手,已经在这个赛道上练习了上百次,闭着眼都能滑完全程。

剩下的三个纠缠得比较厉害,乌力罕与博尔顿旗鼓相当,张志旺稍微落后一点点。

这次他是拼了命,哪怕手腕伤势加重也咬牙发力,才顺利越过了u形波包的最大难关。

手腕的疼痛几乎让他崩溃,有可能是打钢钉的那骨崩了,他喘着粗气,咬牙坚持着奋力追赶前方的背影,视线一度陷模糊,分不清哪个是队友,哪个是对手。

他知道自己这趟没戏,就算这一晋级,下一也没有办法参加比赛了,他必须发挥出最后的作用,保护乌力罕拿到本组第二名以上的成绩。

前面弯道就是他发挥余热的机会了,他咬紧牙关努力眨眼让视线恢复清晰,准备抓住最后的机会。

蒙塔丰赛道弯道少,直道的大跳台也少,多数都是波包,运动员在上面反复体验颠簸,全靠身体核心压板和膝盖的减震控制,乌力罕的腾空跳跃优势发挥不出来,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直没有拉开与博尔顿的距离。

前面就是唯一的s弯,张志旺知道那是乌力罕的弱点,他主动变道,侵博尔顿的安全范围,扰意图非常明显。

博尔顿并不含糊,马上向乌力罕靠拢,看样子早预料到两名中国运动员可能会合作,通过犯规来阻挡自己,保证另一个拿到下一的门票。

而这的应对方式也挺狠,就是你若拉我,我就趁势放倒你队友,要摔一起摔,谁也跑不了。

千钧一发之际,乌力罕大吼了一声:“老子不需要你帮忙!”

仿佛如有神助,他以极快的速度弯,钢刃立起近40度角,走了一个漂亮的折线,完美通过了弯道。

博尔顿把太多力放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