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鹅城(1/2)

冯小青也算是大明有名的才女之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她幼儿早慧,天资聪明,曾有老尼上门言曰此女未来定命途坎坷,唯有遁入空门放得保全,冯家人自然不信。

冯小青祖父曾跟随跟随太祖征战,被封为广陵太守,本来自然是富贵一生,只不过靖难之役时,因死忠建文帝,被赐死,冯家也因此家道中落。

后来冯小青在流亡途中跟一名富家子弟因诗结缘,情投意合,却不料那人早已婚配,冯小青为爱甘愿为妾,却遭正室妒忌,一个人被赶去荒山居住,最终积劳成疾而亡。

后世有《西湖寻梦》《冯小青传记》记载了这位才女爱敢恨的悲惨一生。

“唐公子,你怎么了?”

看到唐鼎那直勾勾的目光,冯小青面颊微红。

“可是……奴家脸上有什么东西?”

“有!”

“啊?”

“月光,很美!”

冯小青反应过来,不由红着脸底下了头

“唐公子,江山夜寒,还请保重身体,早些休息。”

说完,她行礼转身离开。

看着那高挑的背影,唐鼎不由得感慨一声。

“多好一个姑娘,又有颜,又有才,可惜啊,未来要被某个渣男坑了。也不知道那渣男是谁,真想打他一顿。”

“阿嚏……”

唐鼎摸了摸鼻子,转身回房。

……

“官船靠岸,闲人退避!”

“嘿呦,嘿呦……”

“嘎嘎嘎!”

健壮的纤夫拉着纤绳,大船稳稳的停泊在渡口之前,水波涟漪惊的一排白鹅乱飞。

一道木梯放下。

唐鼎和冯小青几人缓缓走下船来。

“多谢诸位恩公救命之恩,前面便是我家,请诸位一定要赏光,让小女子好好款待一番。”

再次上岸,冯小青眼中多了几次沧桑。

唐鼎目光扫过。

几处低矮的房屋映入眼帘,那渡口之前破旧的青石牌坊上刻着两个斑驳大字。

“鹅城?”

“嗯,此地因位于两江交汇之处,河产丰富,因此大多居民以养鹅为生,因而叫做鹅城。”

冯小青一路解释。

“原来如此。”

唐鼎点点头

“唐庸医,这地方似乎很穷啊?”

孟瑛一袭便装,四处打量。

这一路所见,往来行人皆是面黄肌瘦,粗布麻衣,明显过的不富裕。

“没道理啊,我看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鹅的。”

唐鼎摇头

“听过一句诗吗?”

“什么?”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鼎沉吟一声:“真正的养蚕人从来穿不起丝绸,这些鹅虽是农户所养,他们却吃不起。”

“没想到唐公子身居京城繁华,却对人间疾苦看的如此透彻!”

冯小青感慨一声。

她也是家道中落之后,才明白普通人间的日子究竟有多么苦。

人穿过一条小河,很快便到了一处村落之前。

此处村落炊烟袅袅,倒是多了几分烟火气息。

“青姐,回来了啊!”

“青姐,好!”

“青姐,青姐……”

看到冯小青,这些农户无论男女老幼皆是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冯小青则是笑着一一回应。

唐鼎不由得有些好奇。

冯小青小小年纪,在乡民之中竟然有如此威望,竟然连一些耄耋老农都喊她青姐,也算上的稀奇了。

“唐庸医,你看那些村民在池塘干嘛?捉鱼吗?”

“不,他们在播种。”

“播种,在池塘里?”

孟瑛一脸问号。

唐鼎扭头看了一眼,不由得目露惊异之色。

“鱼稻共生,生态养殖?”

“啥东西?能说人话吗?”

“所谓生态养殖,便是在稻田之中养鱼,鱼虾可以帮助稻田清理虫害,同样,鱼虾排泄之物又能成为稻田的肥料,如此种植养殖结合,互惠互利。”

唐鼎目光闪烁。

“没想到竟然能在这小地方看到这等生态养殖模式,怪不得这村子乡民富裕,定是有高人指点啊。”

“后生好眼光!”

老农起身哈哈大笑:“不过,你口中的高人就在你身边。”

“我身边?”

唐鼎一愣,看向冯小青。

“这……是你想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