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御书房议政(二合一)(2/3)

国!”

“新国?如果是新国,那倒是有这个能力和野心,不过现在,他们正在进攻滇池郡,我们拿什么说服新国,掉攻打金国呢?”

“微臣对新国国主也有一些了解,王莽此虽有才能,但却好高骛远、喜欢被推崇。如果大王愿意自降身份,遣使者以臣子的身份拜见他,并表示依附。那么王莽绝对愿意对金国用兵,来打通新国与恒国的通道。

王莽政,国中早已怨声载道,这一次兴兵攻打滇池郡,又转向攻打金国,必会加剧国内动。如此,新国和金国在短期内都不可能对我们产生威胁,甚至金国还有被覆灭的可能!”

听着李泌滔滔不绝的话语,林凡这一次却摇了摇,如李泌所言一般,林凡根本不惧王莽,但他怕刘秀啊!相比于刘秀,林凡更愿自己的敌是金国!

“李卿的计划倒是不错,不过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从长计议,暂时先给杨安儿输送10万单位的粮食与2000套次品甲胄吧……这运输选,耶律卿可有合适的,可以推荐?”

“大王,产业司郎中贾似道机敏过、能言善辩,此次联络这些反金义军,臣以为他是一个不错的选!”

“恩!能得丞相如此青睐,自有他的能力,既如此,便由贾郎中去金华郡一趟吧……金华郡那边事也差不多了,丞相先把辩才和善才两召回来吧,金王现在心中肯定恨透了他们了。”

如当初完颜守绪猜测的一般,耶律留哥的起义,其实也是耶律楚材指使两兄弟的。金国内,耶律三兄弟是最大的主谋。

“杨安儿那边,正是有微臣的两位兄长在后方为他们出谋划策,主持后勤,这才助红袄军勉强维持住了局势,如果此时就让他们撤离,恐会动摇军心,于战事不利……还是在等等吧。”

耶律楚材听林凡要将自己的两个兄长召会,心中自是喜悦,不过出于对目前局势的发展,以及不明白林凡话中是否含有其他寓意。所以耶律楚材在停顿片刻后,还是否定了林凡的提议。

只是耶律楚材的停顿,已经让林凡明白,这可能并不是耶律楚材的真实想法,所以林凡还是坚持道:

“好了,就按本王的意思,将他们召回吧。如今我恒国百废待兴,官吏严重不足。他们回来后,本王另外有要事需要付他们!至于协助红袄军一事,让贾郎中留下接手他们的二事宜,辅助红袄军即可。如此就不会出大问题了。”

“喏,微臣稍后就修书一封,让贾郎中带去给兄长他们。”

见耶律楚材赞同,林凡满意的点了点,然后继续说道:“白鹿书院那边不是让你和左郎中一起负责的么,曾点先生是否愿意出任白鹿书院院长一职?”

曾点,儒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参之父。其对后代教育之严堪称第一,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说:“参罪大矣!”据《孟子·尽心章》载:“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以上史实被当地总结、后形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棍之下出孝子”之说。

也就是在曾点的教育下,曾参成了孔门“宗圣”,连孙子曾申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由此可见,曾点的教育能力了。

林凡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才极力推崇让曾点来担任白鹿书院的院长,因为曾点无论是自身年纪、文学地位以及教育能力都是顶级的,是德高望重的智者。

“曾点先生起初并不准备出仕的,不过左郎中与曾点先生原本就是至好友,这几天的左郎中为了白鹿书院一事,几乎天天在曾点先生的居所里呆着。

后来,曾点先生被其诚意所感,也为了感激大王的救命之恩,于前已同意任院长一职,同时还让其子曾参、孙曾申一同在白鹿职教。”

“很好!有曾氏祖孙三任教,白鹿书院也能开放了……耶律丞相,这曾家是左郎中请出来的,那你这次可有何进展?”

见林凡闻像自己,耶律楚材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宋国文教兴盛,祥兴郡中自是学者无数,这一次,微臣便着重于在祥兴郡内召募学者,效果极为显著,如王应麟(三字经作者)、胡三省(南宋著名学者,著有《资治通鉴音注》)、黄震(理学东发学派创立者)、易祓(南宋三朝重臣,著有《周易总义》)、陈傅良(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物,影响足以同陆九渊,朱熹抗衡)、陆九渊(心学创始)等诸多大儒都纷纷响应,表示愿在白鹿书院职教。”

“好!晋卿办事,本王一向放心!这样吧,选个黄道吉,为白鹿书院剪彩,早为我们恒国培养栋梁之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