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祇略传 第三五函277--284(1/2)
卷之277 茅固
茅固,茅姓,名固,字季伟,西汉咸阳(今属陕西),道教茅山派祖师茅盈之仲弟,道教三茅真君之一,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与 茅盈、茅衷共掌司命、定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茅固。三茅真君中二茅君,其高祖茅濛,字初成,东周时于华山中修道成仙。茅固本官拜执金吾、武威太守,其兄茅盈学仙得道,归乡省亲时,茅固已七八十岁,弃官弃家,过江寻兄,君使服四扇散,却老还婴,于山下中修炼四十余年,亦得成真。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持节加九锡之命,拜君为太元真
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主吴越生死之籍。又使使者以紫素策文拜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皆列上真,故号三茅君。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茅固列为太清左位,名“句曲山真
定录右禁师茅君”。
卷之278 茅衷
茅衷,茅姓,名衷,字思和,又称神应真君,三茅真君中三茅君,道教茅山派祖师茅盈之三弟,道教三茅真君之一,道教三大符箓派之一,与 茅盈、茅固共掌司命、定禄。
茅衷曾官拜五官大夫、西河太守。汉元帝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闻其兄长茅盈得道,与二兄茅固一同辞官,渡江寻兄,往山中从兄修道,受道术仙诀、金丹神方。相传于汉平帝年间,皇天扶桑太帝君授其地仙之职, 使治良常山。后被茅山派尊为小茅君,与其兄茅盈、茅固并称为“三茅真君”。
南朝齐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云,茅衷为“三官保命小茅君”,列于第六阶左位。到宋代时,三茅真君开始获得皇帝的封号。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加封三茅真君为真,小茅君被封为“三官保命冲慧真
”。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宋理宗加封三茅真君,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微妙冲惠仁佑真君”。延佑三年又加封为“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
卷之279 姜太公
姜太公(约公元前?—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
姜太公,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姜子牙,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之缔造者、齐文化始祖。武王灭商后,首封姜太公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此来稳定东方。姜太公推行尊贤尚功之策,并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之理论,首开任
唯贤、唯才是举之先河。成王时,发生“三监之
”,淮夷、徐夷等乘机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迅速平定叛
,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二次安周立下战功。姜太公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这部兵书。
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岁寿139岁,民间百姓尊为“武祖、天齐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众神之神、神祖”。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卷之280 七星夫
七星夫,又称七娘、七星娘、七星
、七星妈、七星娘娘、七娘妈、七仙
,福建、台湾等地民间信仰、之神,民间保护孩子平安健康之神,司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民间认为十六岁以下儿童能够得到七星夫之庇佑。当时医疗科学比较落后,幼儿是否能够顺利成年并非一帆风顺,祈求神佑也许是当时
们唯一的希望所在。当儿童重病久医不愈之时,祈祷只能七星夫
保佑,没有其它办法,故一旦儿童久病不愈,长辈自然会虔诚去庙中,拜求长命锁、护身符等,以自以安慰。,传说七星夫
本为织
星,织
乃玉皇大帝之
,专司桑木与织丝之
神。织
如何一分而七,
原因在于织星在天琴座,共有三颗星而不是七颗星。织
星衍变为七星娘,也许是附会七仙
故事。民间以软粿、圆仔花、鲜花、胭
、
酒油饭、牲礼、圆镜等供祭。成为七星夫
。
卷之281 床神
床神,又称公婆神、公婆母、床脚神、床公、床母、花公、花母等,中国民间宅神之一,司婚姻、生育。床在们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之位,
之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床共度。传说床神手执之物蕉叶、荷花,持物取其谐音“
(蕉)、合(荷)”之义。
传说古代有一郭姓书生,赴京赶考途中遇一位卖扇姑娘,一见钟,同窗共枕,可惜郭姓书生一病而亡。卖扇姑娘为避麻烦,悄悄将书生尸体埋于床下。后姑娘产下一子。为告慰郭书生,常用酒菜在床上祭拜。
们不解,姑娘回曰拜床母可保佑孩子无疾长大,
们开始学着拜起了床母,此习俗就这样渐渐扩展开来。
传说床公好茶,而床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