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提议(2/2)

易获取到别没有的知识。

当然了,士族之所以是士族,都是先辈努力得来的,这也是他们应得的便利,但是陛下,我们不能只管士族,而不去看那些寒族啊。”

聂含山道:“陛下,老君说得有理,士族也好,寒族也罢,朝廷取士虽然不看门第,但是若全是士族,寒门若是出,岂不是让天下的读书都心寒了?

士族能读书,那寒族也应该能读书才行!”

沈贤道:“大燕文风昌盛,但读书应该越读越充实,而非越读越贫困,请陛下明鉴。”

李烜闻言眉皱起,随后问众道:“诸位工臣觉得老君所以如何?”

接耳之后,应道:“老君为寒门仗义执言,颇为有理。”

“张卿觉得呢?”

张维不想跟众作对,当即也点应道:“老君说的老夫都懂,也觉得颇有道理,只是这天下寒门不知凡几,大燕百姓已经算是相当富庶了,但读不起书便还是读不起书,寒门子弟难以登天,总不能怪到士族身上来吧?”

闻言却是神态各异,这话说得,还有待商榷。

乍一听有点道理,仔细一听,还真就那么回事。

寒门子弟出不了,还真能怪到士族身上来。

寒门虽然不都是贫民出身,但大多都是无钱无势的,能不能出,都是要看士族的脸色的。

“当然不能怪到士族身上,所以老夫的意思是,以朝廷的名义,施行义务教育,帮一帮天下学子。”

“老君想怎么个帮法?”张维皱眉问道:“说了半天,老君所说的义务教育到底是什么?”

沈贤道:“凡在大燕,士族也好,寒门也好,甚至是目不识丁的百姓都好,他们都以读书尊,但读书之花费让大多数都望而却步,老夫的意思是,由朝廷出面,修建官学,招募先生,教化天下,一应花费都由朝廷承担,学子们只管读书,学成之后便也更能回报朝廷...”

沈贤话还没说完,张维便哼道:“荒谬,老君不是也说读书颇为靡费吗?若是朝廷负担,那什么才有资格让朝廷为他花钱?”

“当然是所有,凡是想读书,适合读书者,皆可免费学。”

闻言大惊,张维也是惊讶得不行,“老君是否有些太异想天开了吧?如老君所说,一读书,一年之花费须得百两,大燕想读书之不知道有多少,朝廷负担,朝廷负担得起吗?”

是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朝廷负担的起吗?

沈贤摇道:“张阁老,帐不是这么算的,既然是朝廷出面,那便能省去很多花销,比如买书的钱,兴建图书馆藏书,天下学子都可借阅,那便无需花费了,加上笔墨纸砚等也可以统一制作,也能节省开销,这样算起来,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便以太学府为例子,若是免去学费,众学子一年用在读书上的花销也不过百两,但是张阁老要注意,太学府的学子至少都是举,非富即贵,钱财基本是不缺的,所以也没有节省这一说法,笔墨纸砚基本都是能选贵的便不选对的,若是这些也都用朝廷的东西,当然不可能这么靡费,老夫算了算,如今大燕市面上文房四宝,如果大规模的购买使用,与商会那边沟通一下,价钱还能压一下,差不多平均下来也就一年十两银子,朝廷还是足以负担得起的。”

从一百两到十两,听起来很夸张,但若是较真的算的话,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笔墨砚台这三样,一般都是能长期使用的,品质一般的话,加起来也就七八两的样子,但若是朝廷要大批量的购买的话,差不多也就三五两就可以拿下,毕竟薄利多销,那些个商又不是傻子,寻常卖得贵,那是因为用的少,可若是用的多了,那价钱自然也就得便宜了。

真正花钱的,主要还是纸张。

以最便宜的网纸或是麻纸为例,一刀在几十文到百文不等,而再好一点的纸张,一刀甚至数两数十两的都有,而一个正常的学子,一年差不多需要消耗六七刀,勤奋一点的也就十刀左右。

这样算来,竟是十两都不需要?

差不多了,加上笔墨损耗,十两也只能说堪堪足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