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火锅开业 客似云来(1/2)

张锋是郭夫的大哥,郭一凡的大舅,家里世代布商,不缺钱,只是现在不行了,生意没以前好做,他也想看看哪里有挣银子的机会,好维持家里的开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眼见机会来了,当然不能错过,他想火锅店,衣服可以多穿几年,饭不可能几天不吃。

虽然他没吃过郭家的火锅,但成都火锅店生意本来就很好,何况他也听妹妹说过,郭一凡弄的火锅比以前吃的好的不知道多少,还说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请他们一家也都尝尝。

于是赶紧上前跟郭一凡一提,两一拍即合。

郭京章火锅店一开,餐饮行业一片哀鸣,谁都想不通啊,玩古董的郭老爷怎么看上了火锅呢?还搞的这么大,装修的这么豪华,简直弄得古色古香跟他古玩店都八九不离十了。

家这才叫专业,古玩真品是有,但仿品更多,行业内幕也就内行才懂。

装修可能用的是真品,郭老爷却以假真,视觉效果不错,最起码外行看不出来,反正只是装修,又不是卖古董,假的更合适些,毕竟价格便宜。

父子俩忙了几天,张锋也跟着帮忙,终于“东来顺火锅店”要开张了。

当初郭一凡顺的超市是本的,调料还不少,各种酱料本比中国分的还细,所以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想吃麻,四川本来就有花椒,想吃辣,郭一凡买的辣椒够多,家里还准备再多种点。

想吃海鲜酱也有,花生酱,牛酱,芝麻酱,黄豆酱,豆瓣酱,还有老妈,这个时代哪有这么多的调料,也就有点黄豆酱了,事实是他们就连吃的盐都缺的很。

配方调料郭一凡都有,也用不着请大厨,家里有点厨艺的就够用。

这家店名义上是郭京章开的,其实是郭一凡大舅掌权,给了张锋四成的份,掌柜还有半成,小二也有绩效奖金。

除去开支,净利二成多,还不用管它,郭京章也乐的清闲,感觉这买卖可以增加,于是粮店也准备开张。

火锅店一开张,客似云来!

街坊们就搞不懂了,怎么也想不通,生意火的东来顺火锅店竟然限号,银子不富裕的想改善下生活都没机会,因为队排的很长,结果一些泼皮无赖做起了兼职,替别排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还很专业,根本不用问别,只是早起排队,拿到号后也不去吃,而是留个守着,谁要就高价卖,一时间创造出来黄牛和拍卖行来。

最黑的不是混混而是官府,好多狗师爷想谋取东来顺。可看到一条店规就打消了念,同行免费还不限号,这还搞个毛线。

用不了多久,店里的配方都被弄清楚了,西来顺、南来顺、北来顺、来就顺,会开满一条街。

更可乐的是,老郭还开了个粮店卖辣椒种子。说是卖,却不用银子,只能用粮食等价换。

搞的很多二丈和尚摸不着脑。这是啥子骚作?莫名其妙的很。

于是火锅店需要辣椒,地主们就种辣椒,别的粮店想收粮食,需要等郭家粮店换完种子才行。

郭京章自己种的辣椒也就供应东来顺,郭一凡拿出了储物戒中一小半辣椒做种。其实郭公子也不知道自己能来大明朝,不然他就直接购买辣椒种子了,哪里还用这么麻烦。

好在种子能换粮食,辣椒继续做菜。

成都的火锅一下子就出了名了,虽然不能说直接和东来顺比,但辣味十足,十分过瘾,特别在这很冷的冬季,吃一顿火锅那感觉不要太好。

很多外地的商也闻着味过来,因为他们的流动使得重庆的火锅也辣了起来,遍及四周也就个把月时间。

可见川对辣的需求有多么强烈,毕竟去湿御寒的效果十分明显。

郭家一下子就更出名了,族亲们也很受惠,有出钱的,有出力的,都从郭京章这得到了实惠,家族份制企业就这么诞生了。

因为之常,能帮一点是一点,亲们总是优先考虑的,而且份制,也不怕你偷懒,都是自己的利益,谁都希望自己好。

只不过族亲们也颇有怨言,特别是同行免费不限号,让本来能垄断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如果偷偷的来,那辣椒还是盆景,只是东来顺的辣更正宗,调料配方更先进而已。

这不影响郭老爷的心,给你们够多了,不要就换,还敢得寸进尺不成。

高价收购棉花是赔本买卖,这个到没族亲参,但受雇的却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收购羊毛也开始了,从郭夫寿辰那天后,夫妻俩穿了一次侣毛衣,热出了一身汗,洗着鸳鸯浴的郭京章夫,立马拍板决定做毛线球生意。

郭夫还很主动的让家里所有丫鬟一起学织毛衣。

教师两位,郭瑾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