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打架王背后的故事(2/2)
最有成就感的时候。陈萱萱曾在黄小建的作文上看到,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滑板高手,去教别滑板。
她问小建:“你的滑板是别教的,还是自己摸索?”
小建说:“没教,我就自己学。”
“你不怕摔伤吗?”
“不怕,反正也没管我。”
“你爸爸也不管你吗?”
“他天天打牌,又不做事,从不管我。”
“现在也打牌?”
“现在不打了,出去打工了,以前天天打。”
陈萱萱心中有了答案,难怪小建的妈妈要离婚,跟这样一个热衷赌博又游手好闲的男过
子,怎么过得下去?况且婆媳关系也不好,既然离不成婚,生活无望,那必然要离家出走。至于小建的
,护子心切,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小建妈妈身上,全然不顾也不懂这样会对年幼不谙世事的小建有何影响。因为父亲不管,母亲不在身边,又被
灌输母亲是坏
,不疼他,不然就不会离开他的负面思想,使黄小建彻底认为自己是一个爹不疼娘不
的孩子。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小建才会自
自弃,无心读书。陈萱萱在心疼的同时,却也感到有些无奈。
以前她从未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而自从接触教育行业,接触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后,她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越来越认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原因,就拿黄小建来说,他那么打架,同内心的某种缺失有没有关系?
大看到自家的小孩打架,一味地以为是孩子不听话,殊不知孩子是自己的作品,自己才是孩子复制的模板。当父母在指责孩子不争气时,是不是也应当反省自己作为
父
母,是否也是一个优秀的或合格的成年
?
或许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已被写骨髓,伴随他们一生的,影响的他们最大不是老师,而是家庭。一些父母却简单地认为把孩子
给学校,让老师管就好了,他们这种过分寄希望于学校的行为,是那么地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