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探花郎(1/2)

小银子过来通报说是舅母进宫的时候,我正在和几位内阁大臣商议要事,多半是有关莫逸城停职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我随手翻开几个奏折,无非就是几个他的小喽啰联名上书,说丞相不在,朝堂不安,外事俱废。

他们写这篇奏折的时候,显然没有把尚清这个代职丞相放在眼里,更没想到寡在朝堂上的表现,这奏章是早朝之前递上来的,估计现在他们心里都后悔的紧。

让寡给莫逸城官复原职,若是寡不同意,他们便以罢朝来威胁,寡当然是很是善解意的让他们回家面壁思过去了。

但几个关键位置同时也就空了下来,方才我在早朝时特意没有提及此事,就是为了留到下朝后在宣室和几位内阁大臣一起商议。

内阁五大臣原是父君在位时钦点的,后被国师塞进自己的,莫逸城当上内阁首辅后,自然也在内阁加了自己,他又是国师的养子,因此这些年基本上他的决议就是内阁的决议,而内阁的决议也就是最终的决议。

虽然手持玉玺,但寡不敌众啊!

如今莫逸城不在,内阁群龙无首,形势立变。

我扫了他们一眼,淡淡道:“如今大理寺卿虽是被停职查办,但陈景一案仍未查明,此案刻不容缓,需有替上,几位卿心中可有选啊?”

几位大臣极快速的对视了一眼,随即一起身正待开,却被尚清抢先一步,说道:“大理寺卿本是因丞相而获罪,臣以为为避嫌不宜再选用与丞相或陈景一案有关系的员。”尚清声音虽是温和却带着丝清冷的威严。

我点点,轻声道:“楼御史所言极是,不知御史心中可有合适的选?”

他躬身道:“陛下可还记得易天辰?”

这个名字好生熟悉,我眼皮跳了两跳,感觉不是什么好事……

尚清见我眉微蹙,善解意的解释道:“此就是那年不慎落太清池的探花郎。”

我倒吸了一凉气,那年就是因为他跌湖中,令我捧腹,从而引得众才子为博我欢心,一个个皆前仆后继的落水中,后来这件事在宫中流传开来,害我因此背负上了荒无度的骂名。

我颤声道:“他怎么了?”

尚清俯首回道:“不久易天辰曾回宫述职,目前仍滞留在帝都,他之前在朔方任职,业绩斐然,颇有成色,此等良才若是一直在地方,实属被埋没,臣以为理应重用,但因朝中一直没有空缺,这才导致他在朔方滞留许久。”

易天辰这个,我还是有些印象的。那年我虽是笑他跌落湖中,但当他湿漉漉的从湖中起身,顶着张苍白铁青的俊脸小脸幽幽的望向我时,着实给尚且年幼的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影,以至于我现在对探花郎仍是不太待见。

有几分怪异,觉得跌落湖中使他颜面尽失,放着高官不做,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一气之下去了荒凉的西北朔方,而且这一去更是有五年之久,别说他是铁骨铮铮,在我看来,此就是迂腐,死要面子。

尚清向我推荐这时,我还有些惊讶,本以为他会推荐自己的,尤其是在漕运亏空一案上,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可谓是至关重要。

易天辰在荒凉的朔北生活多年,算是个彻彻底的无党派士,更是一如茅坑里的臭石,不仅硬还很臭,不过倒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不容易被收买,若是将他放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却也是最合适的,只不过……

“他之前从未在大理寺做过,突然将他提升为九卿,只怕是难以服众。”

我紧皱着眉,尚清却淡淡笑道:“陛下不必多虑,大理寺卿是停职,而易天辰也只是代职,只要是陛下信任重用的,朝中百官自然不敢有异议。”

他说这话时,墨黑的瞳仁闪过一抹光彩,似是对此充满信心,又似乎是在鼓励我:“陛下将他提拔为大理寺卿,他能否服众,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但朔方上万士兵都臣服他一介文臣,就冲这一点微臣就对他有十足的信心。”

母亲带我游走江湖的那几年,也曾带我去过朔方,那里曾是镇国大将军戍守的边界地带,一路往北是无穷的荒漠。每到秋冬之际寒风猎猎,如刀子割在脸颊,此地不仅环境恶劣,食物更是短缺。

易天辰刚满弱冠之年,便去朔方的县城当县令,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早已从一个小县令成了如今朔方的太守。朔方士兵较多,而士兵向来又是不服文臣的,他当初去时还只是个斯斯文文的书生,如今能让朔方数万名士兵都臣服于他,这中间定是吃了不少苦。

这么想想我倒也对他信心大增了,随即又将视线移到了另外几位大臣身上,温声说道:“寡觉得此不错,能堪重任,几位大臣可有异议啊?”

大臣面面相觑,即便心里不同意怕也不敢当着寡的面反驳,只好俯首回道:“臣等,无异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