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大不易(1/2)

秋雨连绵,终于在第六放晴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只是路上依旧泥泞不堪,若是无事基本没愿意出门。

陆家因为铺了石砖,在院子里活动倒是不妨事,但出了大门几乎一脚一个泥坑,若是不小心,鞋子都得陷在泥坑里。

趁着下雨天,陆老父子将暖棚的三分地翻了两遍,又撒了木灰肥地,只等着过些天将菜种下去。

陆老忙着手工活,一边对陆大哥说道:“得买个大水缸放暖棚里,不然到时候浇水不方便。”

田地里都是用河水灌溉,但冬天河面冻住后,还得去村的老井担水回来,灶房的水缸用起来也不方便。

“我知道了,爹,我明儿出去买个水缸回来。”

顿了顿,陆大哥道:“得给碾子上搭个棚子,不然下雨下雪天打湿了都不能用了。”

碾子在下雨的前一天也刚送过来装好,陆家还没来得及用便下雨了。

“行,让老二老三给你搭把手,再编个帘子挂起来挡风。”

陆大哥又说起冬之前检查瓦片的事,有碎掉的得及时更换,还得检查瓦片之间是否严丝合缝的放好,总之事很是琐碎。

堂屋门,陆青竹正坐在门槛上推石磨。

陆孙氏昨天便泡了些红豆黄豆打算今天磨豆浆喝,陆青竹没事便帮着推磨。

听到父子俩说这些事,陆孙氏也跟着说了句:“你这几得空了,烧些木炭留着冬用。”

元祖当政时,便命各府县衙门将木炭的烧制之法告知百姓,时至今,木炭如何烧制已经算尽皆知的事了。

百姓们过冬时多用木炭柴,而富户权贵向来是不用木炭的,如此倒也没有伤及太多的利益,木炭的烧制之法就这样流传至今了。

“过些天我上山砍多些粗树枝回来,晒了就烧。”往年也是陆大哥烧炭,都是熟门熟路的活儿,没什么难度。

“明年开春了得去种几棵树了。”陆大哥笑道:“上次种树已经是两年前了。”

这也是新朝建立后才有的律法,要砍树得先种树。

陆家村的村民们寻常也只是砍粗一些的树枝当柴烧,轻易不会砍断树

“以后有了暖棚,每年得多准备一些柴火了。”

若是温度不够,只怕蔬菜也长不好。

暖棚蔬菜不算新事物了,已经有许多成功过,因此陆家也并不担心会种不出蔬菜。

只是第一次没经验,还得多去顾宅问问看一看才能安心。

陆青竹听了会,身子斜着凑近陆孙氏,小声问道:“,什么时候吃兔子?”

陆孙氏眼皮都没动一下,淡淡说道:“过年再说。”

“那我能用兔子皮做一双小靴子吗?”

陆青竹从养兔子的时候就开始馋了,每天给它割铲屎清理笼子,甚至间隔七八天便用木灰水消毒一次,简直当祖宗一样在伺候了。

结果兔子产崽了,她也吃不到,皮也见不着,还得再伺候几个月。

“有就给你做一双。”陆孙氏的回答可以说滴水不漏了。

陆青竹叹了气,“那只能再等一等了,一只兔子皮也不够我们做小靴子的。”

总不能让兄长妹妹们看着,就她一个穿小靴子。

*

秋意凉凉,陆青竹出门时,忽然发现翠绿的山脉变了颜色,染上了金黄。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片片落叶。

陆青竹摸了摸略显凉意的脸颊,加快脚步向前,直到进了顾宅她才放慢脚步。

顾星沉依然在看书,陆青竹歪仔细看了两眼,“大梁地理志?”

“是地理游记。”顾星沉合上书卷递给陆青竹,“讲的事大梁的山川地理,风俗,值得一看。”

“哦。”

陆青竹接过书本翻开看了两行字,惊讶发现这本《大梁地理志》竟然是用白话文写的,简直就是通俗易懂,又形象有趣。

“我能看懂哎。”陆青竹笑出声,“好像写得挺有意思的。”

“要看吗?”

“唔,还是不了,我现在好忙的,没时间。”

在家得活,还得到顾宅上课,都好久没和村里的小孩子一起玩儿了。

顾星沉将《大梁地理志》放到一边,温声笑道:“冬后,雪天便不要再来,你挑本书带回去,看着打发时间。”

“……也好。”陆青竹嘴角抽搐,她总觉得不止看着打发时间那么简单。

说不得等她看完,顾星沉还得抽查。

不是她多心,毕竟他是有前科的,得小心防备。

下课后,陆青竹又在院子里和墨云踏雪玩了一会才回家。

进了院子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