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安国兴邦之策(2/2)

么办呢?

文第一就是要题,他们都不知道考题的重点在哪里,又怎么题!

这个就有点考验的才智了。

没有说重点,那就捡自己最为擅长的来写呗!

没过多久,文震孟、倪元璐、黄道周等便相继悟透了这个考题。

他们开始题了!

很多见状,皆是灵机一动,双眼冒光。

因为他们也想明白了,他们虽然不知道文震孟等在写什么,但是,文震孟等能这么快动笔的原因他们却是一想就明白了。

很快,又有一批陆陆续续开始动笔了。

这个时候,其他考生要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就真的枉费了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和十几年的赶考经验了。

不到半个时辰,几乎所有都开始动笔了。

泰昌见状,不由微微点了点

这批考生果然没选错,至少,没有那种榆木疙瘩,读书都读傻了的。

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题动笔,就证明他们脑子还是很灵活的。

当然,开始动笔并不代表这些很快就会答完。

一篇八文章虽然只有几百字,要写得彩,写得漂亮却是很费时间的。

所以,殿试是整整一天时间。

这个规矩泰昌倒没有去改,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有冒冒失失的,不假思索,刷刷就是一顿写,不到一个时辰甚至不到半个时辰便把篇八文章给做完了,那此多半有失稳重。

开玩笑呢,殿试可是读书的终极大考,不想着怎么把文章写到最好,一味图快,能是个稳重吗?

稳重的一般都是在稿纸上写个大半天,直到临近卷的一个时辰才会把琢磨好的文章认真的写在答卷上。

这一天时间对考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毕竟,盘坐在地上时间长了腿可是会疼的,还有这天气,虽然暖阳高挂,地上也冷得很,盘坐在地上可不是一般的难受,就算穿着厚棉裤那也挡不住嗖嗖的凉意从下面传上来。

当然,这点考验比起乡试和会试那九天时间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乡试九天那是能把热死,会试九天那是能把冷死。

这不是开玩笑的,乡试和会试考死的事那是时有发生的。

这些都能经住九天寒暑的考验,这点考验自然算不得什么了。

酉时至,太阳都要落山了,所有考生也全部放下了笔。

又是一阵山呼过后,考生离场,接下来就等金榜题名了。

殿试的规矩是考试一天,阅卷一天,第三天贴出皇榜。

所以,这些考生只需回去等一天便可成为真正的进士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