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求月票,求打赏】(6/7)
不过,这报上的内容极为
简。
无从分析。
所以留不留,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想想以齐衡的为,也决计不会是他亲手书写的。
随着那报纸条被烧的一
二净。
刘伯温缓缓回到了床上,脑海中满是刚刚报上的内容。
就在刘伯温躺在床上苦思冥想之时,在他屋外的角落中,一双眼睛正在静悄悄的看着屋内的一切。
直到看着那屋里的刘伯温将写有报的纸条燃烧
净后,这才缓缓离开,回到了院子里的另外一间屋子中。
转眼间,六天的时间便过去了。
宽广的江面上,数百艘的江船前后横行,密密麻麻。
每一条穿上,都悬挂着陈友谅大汉的旗帜。
此时的陈友谅,稳坐于龙舟龙榻之上,听着身边将领们的汇报。
“皇上,再有三天,我们的船队便可驰鄱阳湖,转过鄱阳,便是洪都。”
“那座城,是朱元璋疆域内的第一座重镇。”
随着这说完,另外一边的一名将领也随之开
道:“皇上,如今我们也是时候抉择了。”
“是绕过洪都直下金陵,还是先攻下洪都后再取金陵?”
听着手下的话,陈友谅没有率的作出决定,他还在等。
不一会儿,一名将士身穿百姓的衣物,越过两旁的将士,急匆匆的跑到了陈友谅的面前。
“皇上!”
陈友谅一抬手,道:“讲。”
那闻言,当即说道:“禀皇上,洪都城内正在迅速的集结兵马备战。”
陈友谅望着前方的江面,缓缓道:“多少兵,多少民,多少水师,多少粮?”
士兵道:“城中有兵八千余,其中水师就占一半,全城百姓二十余万,所囤粮
堆积如山。足有二百万担。”
陈友谅眉一皱:“二十万军民,却准备了两百万担的粮
,他们准备这么多的粮
做什么?”
随着这个念升起,陈友谅很快便明白了,笑道:“我明白了,朱元璋料到早晚会有一场大战,所以预先把粮
囤积在了这里。真是兵马未动,粮
先行哪。”
说完,不由的夸赞道:“聪明!”
这时,一旁的将领喜悦的说道:“皇上,既然城中只有八千守军,何不一鼓作气将其拿下,城中粮归我所用?”
另外一名将领则担忧的说道:“皇上,洪都城中埋伏着水师战船,如果我们弃之不顾,那他们等大军过后,很可能会驰长江,扰我后路啊。”
听着手下们的分析,陈友谅的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既然朱元璋在洪都城中早已预先安置了水师战船,就说明朱元璋已经提前预料到了他们可能绕过洪都直取金陵城。
所以预先准备了这些,为的就是要让他们进攻而来时,必须要先将洪都城拿下。
而且,那城中还有两百万担的粮,如果放任不管,后患无穷。
既然对方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那他们自然没有任何道理弃之不管而直取金陵城。
想到这里,陈友谅当即喊道:“传令!”
“船过鄱阳后,直驰洪都!”
大声喊完后,又缓缓对着身边的将领们说道:“提前准备好八万的锐将士,抵达洪都后,弃船上岸。十天之内,攻下洪都,然后再取金陵!”
“记住,十天,多一天也不行!”
在得到了陈友谅下的死命令后,在场的众多将领们纷纷拱手领命。
就在陈友谅麾下的战船密密麻麻的朝着洪都城而去时。
此刻的金陵城中。
朱元璋正在与李善长学习着,进行着隔一讲的老传统。
就在李善长看着书中的内容准备给朱元璋继续讲时,朱元璋缓缓在水杯当中倒了杯茶,背着李善长说道:“先生,汉高祖比之项韩二如何啊?”
李善长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这个嘛,韩信有一句话最为彩。”
“他说,汉王不善将兵,却善将将。就是说,刘邦虽然不善于统兵,却善于统将。”
“汉王自己并不善战,甚至可以说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他最清楚谁最能打仗,最知道用谁来为自己打仗。”
“上位啊,驭将之道,便是王者之道啊。”
朱元璋笑了笑,然后抬着思考着说道:“咱不但可以统兵打仗,还可以驭将,从这方面比较,咱是不是强于汉武啊?”
听着这话,瞧着凑在自己身边探过脑袋来的朱元璋,李善长笑道:“是,是啊。”
闻言,朱元璋顿时一笑。
就在二欢笑当中,朱元璋继续说道:“虽然咱也十分欣赏以一当十的将军,但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以十当一者。以少胜多只是偶尔为之,兵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