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语惊四座(2/3)

宁帝及在座诸人的神情来看,这本书定然非同凡响。

整个大殿也是静得诡异。太后已是高寿,这些年心智也是早已含糊,她虽是不明就里,却也察觉到了什么,率先打破沉寂:“什么,你们在说什么?”

太子愣怔了半晌方才回道:“回皇祖母,方才孙儿在向堂弟请教学问。”

太后微微一笑,虽是看不见,却也将目光转向权逯荼白所在之处,“老身记得你父王喜欢读书,你太子哥哥也是满腹学问。你呢,也喜欢读书吗?”

权逯荼白淡淡应声,“喜欢。”

太后一听颇为满意,言辞间又似嗔怪着权逯琮昱和权逯瑾晏两人,“读书好呀,老身可不喜欢琮昱和瑾晏那样整日就只喜欢动刀动枪的。那你喜欢读什么书呀?”

权逯荼白道:“回太后,我只读过两本书。”

太后笑着问:“哪两本?说来听听。”

殿内一时静得异常,连呼吸声都不闻。权逯荼白声音一如往常,“一本是《七问》,一本是《九辩》。”

这一回话,众人面色又再凝结住,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直直盯着他,却久久开不了口。座下诸人,谁都不知道那两本书是否真的存在,先前宁帝久请不到括苍四鸿出山效力,几度曾怀疑过那两本书不过是他们故作托词,如今被权逯荼白这么一说,心下已经确定了那两本书是确有其事。

宁帝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难以掩饰激动神色。只有太后不明就里,却也感受到殿中诡异的气氛,只一脸茫然地问:“这《七问》、《九辩》都讲的什么呀?”

权逯荼白没有回话,只懒懒地抬了抬头,似感觉出周围人的异样目光,眼睛逐一向四周扫射了一圈,这才又扫射到皇太后面前,却似乎并没有给太后解释的意思。太后身侧的梁贵妃见势,轻咳了一声,忙道:“母后,这两本书皆是括苍四鸿的师傅灵狐主所著,书里有详尽的兵法和治国之术。据说看通这两本书的人出将入相皆不在话下。”

太后听得更是糊涂了,又问:“这括苍四鸿又是什么人?老身怎么从没有听说过?”

梁贵妃知她近年一直如此,有时说过不计其数的话儿她过耳就忘,便耐着性子解释:“这括苍四鸿六年前曾在京城舌战群儒,弄得天下儒生无不铩羽而归,尔后他们自己也声名大震,那真隐学府便是他们创办的。”

太后似乎想了许久,才牵强地点了点头,“好像是听说过,好像记得陛下曾说要将这四人入庙堂?”

宁帝面露一阵尴尬之色,梁贵妃抢着道:“这四人倒是奇人,当年轰动天下却又不肯入庙堂来,只说无论是谁,只要能帮他们找到他师傅的这两本书,他们才肯出山辅佐。”

太后又问:“那他们如今在何处呀?”

梁贵妃道:“这四人如今隐于天泰府的括苍山上,这六载光阴,遍收尽天下门生。”

太后一声叹息:“如此大才,不为陛下所用,真是可惜了!”

宁帝听闻,面色又是一阵难看,他当然不可能说出,这六年来,自己已经暗中多次遣人去括苍相请四鸿出山而次次皆吃闭门羹,权逯宗泽久寻不着《七问》和《九辩》,已渐渐对四鸿由慕生怒,再由怒生怨。尤其是近一年来,他也命人创办了一所学宫以示抗衡,然而天下学子一心向往的却依然是真隐学府。宁帝不时苦恼,他有心要将那真隐学府的势力消磨掉,却又不能杀了鸿学大儒,以免被后世诟病。所以,他曾下令,但凡真隐学府的皆不能参加科举。

宁帝眉角微扬,冷冷地望向权逯荼白,问:“那你可曾见过括苍四鸿?”

权逯荼白摇了摇头,脸上神色千年不变。

宁帝又问:“那你可曾听说过他们?”

权逯荼白又是摇了摇头

权逯宗泽见此情状,看了看他的样子又不像说谎。于是眸光一闪,又问:“那两本书你可看懂了?”

权逯荼白淡淡回应:“看懂了。”

“书中讲的是什么?”宁帝紧紧地盯着权逯荼白,步步紧逼步步问。

权逯荼白想了想,道:“《七问》囊尽各种兵法,《九辩》写尽所有权谋及治世谋略。”

宁帝微微露出一丝奇怪的笑意,“那看来,你果然对这两本书都已熟记于心了?”

权逯荼白道:“是,熟记于心了。”

听了这话,权逯宗泽脸上的笑倒是真实了许多,似是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里暗忖:这个权逯荼白,敢当他面说已对那两本书熟记于心,看来久被圈禁,不是白痴也是傻的。当下,对殿中诸人道:“太后年事已高,经不起夜寒露重,不如大家早些散了吧。”

人正被权逯荼白勾得意犹未尽,奈何听到权逯宗泽如此发话,无奈之下也只得逐一告退。待得众人一一退出后,权逯宗泽眸光深邃地盯着权逯荼白良久,才道:“那这两本书如今可在身上?”

权逯荼白想也没想,只道:“没带。”宁帝又望了望辛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