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震惊!关于京圈的二三事(1/2)

相较于贺然的毫无头绪,原主的大哥就稳妥了不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如杨将两位女眷送回家中后,不仅悄悄交人看住陈向晚,不能随意走动,还在第一时间寻到王承俞,商讨事件是否有异。

虽然王如杨也算与陈向晚有些交情,但随父亲驻守边关多年,见多也算识得几分广,京中小姐孤身一人出现在边岭镇事出反常,而且从几年前开始,王承俞便察觉到边关事态有几丝异样。

例如,边岭镇位处两国边境之地,两国平民只要不涉及国情,自由往来是不被约束的。

早些年有很多从邻国活不下去,偷渡至沐国境内讨生活的人,因并不影响国内秩序安宁,边岭镇驻守的官差士兵都是不管的。

诡异在近些年,偷渡客仿佛凭空消失一般,察觉不到丝毫行踪。

王承俞并不认为手下的兵能将边境死守到严丝合缝,两国人民也死不往来,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但也毫无头绪。

还有,虽然边境线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军营里却热闹了起来。

几年来,已有十余名士兵失踪,不知死活不知去向,虽数量不多,可以用逃了,或是在山中被野兽所捕解释,可王承俞觉得很多巧合的事都能凑到一处就不是巧合了。

所以今早,他派了六人组成小队去祁云山上名为剿匪,实为探查贾拙。

他家夫人在这方面没有警觉,他不敢细说,可贾拙一个刚搬来的人,就能遇到他从未听到过的山贼?

如果有剿匪是顺手治安,如果没有,贾拙这人怕是有问题。

可六人小队的确抬回了两具尸首,回报的经过也没什么异常,王承俞心里五味杂陈。

就在王承俞正在思索其中门道的时候,王如杨寻到营中。

“我跟阿辉在吃茶,偶遇了国公府的大小姐一身狼狈,出现在瑞福记的后门。”王如杨简单的讲述原委。

王承俞听完后隐约中好似能将近几年的事串联起来,但为解心中疑惑,他还是先带着王如杨往镇内府衙走去。

十几年来,他刻意不闻京中之事,只盼守卫边疆安宁,所以并不与其他官家往来。

初时,边岭镇的父母官秦大人,还会象征性的寻到将军府说几句京中传来的通告,后来发现王承俞并不在意,也就不自讨没趣,上门叨扰了。

故而这次看到王承俞主动上门颇为意外,就在府衙后院招待了他们父子二人

王承俞带着王如杨坐在客堂下首,吃着茶水,与秦大人寒暄了几句,便步入正题。

“想我一家搬来边岭镇也有十几年了,许久不听京中事,脱节了不少,今日闲暇,便带着犬子来秦大人这问问这几年京中可有什么大事?”

秦大人虽是边岭镇唯一的文官,但官级较王承俞这种镇关大将军差之甚远,所以王承俞这番主动拜访,对他来说,是天大的脸面。

于是他也不藏私,一个边境的芝麻官,敞开话匣子,里面居然是一肚子的大八卦。

庐阳城官风不好,据说因官官相护,已造成好几起影响恶劣的案件。

例如,户部尚书贪城中一富户家的金银,设计强掳其家中长女至府中不放人

富户家主不敢言,只好私下商议,最终将爱女入尚书府中为姨娘,附以大量钱财为嫁妆结束。

可没多久那姨娘传出病讯,家主寻到尚书府见女儿,谁料尚书府竟直接将人拦在门外,不让探视。

家主连续几日探视都吃了闭门羹,终于察觉到事态不对,便买通了尚书府的人,得来了消息——他女儿抬进门的第二天便咬舌自尽了,他忍着悲痛将户部尚书告上了京中衙门,可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富户家一夫一妻,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决定一定要讨回公道,便以全部身家充作军饷为谢礼,托吏部尚书告御状。

中间过程不得而知,最后户部尚书、京中府尹均被撤职,而富户家在听到消息的第二天,遣散家仆,夫妻二人饮毒自尽。

这一家三口,也算是洗清了冤屈,在黄泉团圆了。

再例如,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饷被贪没,到灾区的时候只剩三成不到,经手的官家们揩走了不少油水,最后是因灾民逃荒至京郊闹出不少事,朝廷彻查才被发现。

还有,太医院院首让自家的长子认御内总管太监为义父,本是两家各自的意愿,没什么讲究的,谁知最后因其义子出外喝花酒,大肆吹嘘其义父与京中多位要职官员往来甚密,引来有心人的追查,这才发现,京中有不少明里暗里的龌龊事都与这位总管有关,可惜的是,这部分龌龊事没有公示出来。

王如杨听着有些揪心。

“哎呦,原来京中这么混乱啊。”王承俞这么念叨着,面上却没有什么意外之色,“都是些官员,想来那些有世袭之位的国公伯爵之类的,不至于如此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