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峰回路转(1/3)
从穿越至今,李钦载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位名震千年的名将爷爷李勣。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见到的只有他的背影,他领着全家在前接旨。
直到宣旨的宦官离开,李勣才缓缓转过身。
李钦载混在一群不肖子孙里,终于第一次看清了爷爷李勣的模样。
李勣不到七十岁,身材颇为魁梧,穿着一身淡紫色的便袍,须发皆白,狮鼻阔
,宽面大耳,不言不笑一脸威严。
目光随意瞥处,却如一柄利剑横扫千军,令
不自禁敬畏莫名。
名将风采,果真非同凡
。
送走了宣旨宦官,李勣缓缓转过身,目光首先落在李钦载身上。
李家孙辈五
,一窝的不肖子孙,但李钦载这个五孙子在不肖孙辈里可谓一骑绝尘,旁
拍马难及。
从孩童时便能看出他的乖张跋扈
子,长大后果真愈发不可收拾,从小到大闯过的祸不计其数。
李钦载孙辈排名第五,是孙辈里最小的一个,虽然在外恶行无数,但胜在嘴甜会讨好长辈,年节之时懂得对长辈献殷勤,以往李勣对他颇为宠溺。
然而家
长辈的溺
,自身的不知收敛,终于闯下了无法弥补的大祸。
盯着李钦载的目光微沉,李勣冷着脸一言不发。
良久,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李勣冷声道:“旨意已下,断难回天。门外已有官差等候。钦载,收拾一下随官差上路吧……”
顿了顿,李勣叹息道:“往后数年,你……好自为之。”
李家长辈和兄弟的目光纷纷聚集在李钦载脸上,目光各异,复杂难明。
李钦载面色平静,对这个结果他早有心理准备。
旁边一个年约二十多岁的男
拍了拍他肩,叹道:“景初莫怕,祖父尚在气
上,朝中议论亦在风
,待风声平息后,我再帮你向祖父大
求
,使你早释归京……”
李钦载默然。
说话的
名叫李敬真,孙辈排行第三,是李钦载的堂兄,李勣长子李震之子。
“景初”是李钦载的表字,男子但凡读过一些书,年过弱冠后通常会被长辈赐取表字,“景初”的表字便是李勣亲自取的。
表字一般被同辈兄弟和好友称呼,长辈则可称其大名或表字,看个
习惯。
从李敬真安慰的话语来看,李家孙辈之间还是颇为祥和友
的。
——或许大家都是同样的混蛋,李钦载只不过在混蛋的圈子里比较优秀而已。
不远处,父亲李思文定定地注视着他。
李钦载心中忽有所觉,抬
瞥过,与李思文的眼神相碰。
李思文飞快收回了目光,
沉着脸转身离开,却是一句话都懒得与他说了。
李钦载苦笑。
好吧,黑锅扣在
上,就得认。
李钦载默然回到自己的卧房,简单收拾了一下衣物,然后打开房门。
房门外,管家吴通正等着他,见他出来,吴通双手递上几块十两重的银饼,往他的行李包袱里塞去。
一边塞一边红着眼眶絮絮叨叨,这块银饼是三少郎悄悄送的,那块银饼是老国公着
送来的……
您父亲也偷偷送了一块银饼,只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说是他送的,既冷还热的样子惹
心疼……
吴通擦着眼眶又嘱咐,门外押送的官差也已被打点过,五少郎路上断不会受委屈,没
敢让李家的少主
受罪。
少郎路上若有求,尽管吩咐官差去办便是。
李钦载苦笑着拎起包袱便走,包袱有点重,大多是银饼的重量。
吴通边哭边送,从卧房到正门一路唠叨叮嘱个不停。
国公府正门外,果真有两名官差在等候,见李钦载出来,官差上前恭敬见礼,并主动接过李钦载手里的包袱行李。
流徙归流徙,但李家五少郎仍是五少郎。
纵然被判流徙千里,以官差的微末身份,也断不敢将李钦载当成犯
看待,反而像两个贴身小厮一样殷勤照顾周到。
李勣和李思文回了内宅,李家众
却聚集在正门相送。
李钦载目光期待地在门外扫过,未曾见那位军器监工匠的身影,显然自己发明的
程翻倍的强弓还没制作出来。
心里有些失望,但旨意已下,片刻不得耽误。
李钦载跨下正门外的石阶,举步欲行,却忽然顿住,想了想,转身朝李家门楣躬身长长一揖,然后朝送别的众
微微一笑,转身上路。
两个时辰后,已是正午时分。
此时的李钦载在官差的押送下,已经出了长安城,朝南方而去。
一路皆是步行,“流徙”的判决不可能让他太轻松,步行是基本
作,骑马坐车想都别想。
这是判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