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长安之乱(1/2)
大业二年,进四月以后,北方战
再起,公孙瓒不满刘虞对于异族的仁政,再加上刘虞竟然和袁绍合作攻打他,使得公孙瓒彻底放下顾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打仗,刘虞可是比公孙瓒差多了,最终幽州还是成了公孙瓒的幽州。
而公孙瓒和袁绍也围绕青州和并州展开了旷持久的大战,这一战谁赢了,谁就是中原的霸主。
而徐州的陶谦终于是没挺住撒手寰了,临死前还配合刘备演了一出三让徐州的戏码,将徐州彻底托付给了刘备。
刘备颠沛半生,也终于是有了一块安家之地,只是在他想要求娶糜家嫡糜环时却发现糜家早已
去楼空,举家搬迁到大楚了。
在比较过刘备和孙坚以后,糜竺却是再也瞧不上这位仁心仁术的刘皇叔了,彻底下定决心,南下投靠大楚。
进五月,兖州曹
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
定陶、庸丘等,平定兖州。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刘备眼馋吕布的武力,而且徐州新定,他怕自己不答应惹得吕布强攻,索将小沛给了吕布,让他栖身。
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益州牧刘焉的两个儿子死于长安动,刘焉怒急攻心,死于任上,由小儿子刘璋继位。
大楚襄阳城皇宫。
如今大楚实行早朝制,每三天上一次早朝,时间定在辰时,其余时间若有要事可经通报,来上书房找孙坚。
这么一来,孙坚其实应付繁杂国事的时间并没有多少,也不至于耽误什么大事儿。
今正是大朝会的时间,在襄阳任职的文武百官都聚在朝堂之上。
魏忠贤站在皇阶上。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百官都知道孙坚不处理那些
毛蒜皮的小事儿,所以大多数时候大朝会的时间非常短暂,有时候甚至魏忠贤的这句话既是开场白又是结束语。
此时,郭嘉从左边一列走到中间。
“陛下,长安李榷郭汜内,朝廷趁机东归,臣以为此正是我大楚一举拿下长安的好时机。”
一众武将见和陛下最亲近的兵部尚书郭嘉出来请战,顿时起了心思,最近大楚为了稳定国政,已经很久未动刀兵了。
他们这些武将可是等的快要生锈了都,如今既然连郭嘉都觉得应该打,那就没有问题了,这个时候再不出来占个先手,恐怕后面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了。
作为四大老将之首的程普最先站了出来。
“陛下,郭尚书所言甚是,时不我待,末将愿为先锋,为陛下拿下长安,取了那李榷郭汜的狗。”
其他武将见程普站了出来,马上就急了。
黄忠的南军可是很久没动弹了,东军和西军最起码参与了扬州州大战,就他南军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这次说什么也得争取个出战名额。
“陛下,程将军率领水军,恐怕多有水土不服,还是让我南军去吧,给末将一月时间,必将我大楚军旗在长安城
。”
程普闻言瞬间就怒了,好你个黄忠,不讲武德啊,你想去就说你的优势就行了,贬低他水军什么。
……
有着一众武将参与,朝堂之上得多久便成了一锅粥,弄得文臣们都不敢离他们太近,怕被误伤。
“陛下,臣觉得应该先递劝降书于长安李榷郭汜,如果二不同意,再打不迟。”
蒯良这话一出,武将们也不吵了,只是凝视着蒯良,这是断前程啊,他们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了一个大战的机会,你却要劝降,万一那两真的投降了怎么办?
蒯良也不理会一众武将的不满,说完就又退回到了队列里,颇有放把火就走的意思。
孙坚看着朝堂终于安静下来,这才看向了前面的田丰和荀攸,“元皓、公达,你们觉得呢?”
二闻言对视一眼。
“打!而且应该速战速决。”
攻略长安是既定的国策,如今既然机会来了,自然不能放过,劝降书意义不大,不如速战速决,免得横生波折。
“好,那就速战速决。”
“魏忠贤,拟旨。”
“命薛仁贵为北路元帅领北军出武关攻长安,羽林卫出襄阳
武关游猎敢于
手者,待长安平定后,羽林卫直
汉中。
命周瑜为西路元帅统领水军过长江直取郡,命黄忠为南路元帅统领南军由
州
益州一路向北平定益州南部诸郡。
命西军坐镇,以防宵小动,田丰负责后勤调动,荀攸参谋军事,郭嘉随南军参谋。”
孙坚旨意一下,众臣都心惊不已,还真的是不动则已,动则大动啊。
这是要一次拿下长安和益州两地啊,想法虽然大胆,但是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