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知县拉拢(1/2)
刘文昊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睡个午觉,哪怕只是小憩片刻也可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然而今午宴之后他却没办法实现这个小愿望了,因为知县大
有请,所以他只能硬着
皮和耿杰耿押司一起来到了县衙后宅。
至于唐家寨众则没有在知县大
的邀请之列,也因此,唐家众
还十分纳闷:姑爷啥时候抱上县太爷的大腿的?
而唐家姐妹得知此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厮果然还是废物,不知那家县令和咱们唐家有隙吗?
其实这可真是冤枉了刘文昊,他来唐家寨才多久?怎会知晓此事?
但唐家姐妹还能管得了这个?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说不要和讲道理,因为
永远都是对的,尤其是唐家姐妹这样的小
,她们更不会有什么错误。
正所谓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刘文昊刚刚应了邀约就有两个
子“惦记”上了他,看来等他回来,准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不过到底是福是祸,现在可无得知。
此时刘文昊已经来到了內衙花厅,而在这里,知县李岸早已等候多时。
来到大宋一年多的时间,刘文昊还是一次接触如此“高官”。是啊,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努力的活在社会底层,可想而知,此刻他有多么感慨。
另外刘文昊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因为他知道,北宋即将覆灭,所以他亟需抱个大腿!
然而在记忆中搜索良久也没有搜到李岸的大名,因此他又有些失望。但既然已经来了,那还是要搞好关系。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再有四个多月,大金就会分东西两路攻宋!时间紧迫,只有一百多天了!
可是这一百多天他还能什么?靠自己力挽狂澜?想想都不现实!
北宋灭亡是从根上开始烂的,那不是一天两天就变成这个模样的!除非系统现在就被他激活,要不然,靠自己去逆天?得了吧,打死刘文昊他也不相信自己有这般本事。
如果没有不能离开太原府范围之内的界定的话,他估计早就跑到江南去苟着了,何必在此担惊受怕呢?
还有,其实对于李岸的邀请,刘文昊心里明白,这老小子指不定在憋什么臭!
但不管李岸和自己说什么做什么,实际上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影响,而且刘文昊兴许还能借着他县太爷的大名,还能做更多的事!
因此,刘文昊抱定主意,来到李岸面前施礼道:“学生刘文昊给明府大请安……”
和当官的打道,刘文昊
有体会,正所谓千穿万穿马
不穿,因此一见面,他就给李岸戴了一顶高帽子。
明府是明府君的简称,原本在汉代是对太守的尊称。不过在唐朝以后,多用来尊称县令。然而李岸在唐家,甚至大多数
眼里都是个
家县令,显而易见,这句话有多么受用。
“哈哈,子明来了!快,看座!”
自打认识千门的老前辈,刘文昊便在他的授意下起了这么一个骚包的表字。
表字不仅是宋代,历朝历代大多如此。古重礼仪,因此在男子二十岁冠礼后,会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宾主落座,二相视一笑,而后便开始闲聊起来。
然而越说下去,刘文昊便越迷糊,这老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自己猜错了?这县太爷只是因为自己曾是秀才,所以才高看自己一眼?
秀才一说是从汉朝开始的,其实历朝历代,数宋朝的秀才最不值钱。这么说吧,两宋三百年,宋朝的秀才被用的稀碎,以前还会称呼那些有名有实力的稀缺读书为秀才,而到了大宋却成了只要进了县学就能被称为秀才。
这就相当于我们称呼小学生为读书一样,其实挺可笑的,但对于这个年代来讲,又有些顺理成章。
当然,刘文昊的秀才之名可不仅仅只有这一个,他的秀才前面还有落第二字,那可就不简单了。
宋朝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能参加科考,最起码也是饱读之士吧,至于落第不落第的没在乎。
别的不说,就拿刘文昊面前的李岸来讲,此连科举都没有参加过。可想而知,这落第秀才的身份会给
增加多少额外的印象分!
“子明啊,此次解阳曲之危,你功劳不小!待此间事了,本县定当向朝廷通报此事,到时候,朝廷定然会重重有赏……”
这客套话刘文昊岂能听不出来?
就见他淡然一笑,随后回道:“明府大谬赞了,解阳曲之危乃是明府大
指挥有方,少府大
调度有理,怎有学生之功呢?”
李岸闻听此话大感意外,此时这县太爷别看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心里却已经犹如翻江倒海一般。他实在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子还真是个物!
早在贼兵退却,唐家寨诸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