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启争只在旬月间(1/2)

冲霄阁同门眼中,归无咎有三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一奇,打了冲霄阁弟子《九元书》修行至多不超过五载的先例,困于此境一十二年。

如果是俗世小宗或散修之辈,休说十二载,就是一百二十载,也属寻常。可是对于一界英华之荟萃的冲霄阁,这便显得有些荒诞。

最常见的一种猜想是,归无咎的灵根品质其实颇低。《九元书》以十四行功为一转,归无咎由于灵根低劣,运气炼真的速度无法企及,便需化一为二,为三,甚至为四,以二十八天、四十二天、甚至五十六天完成一转的功法。

这种猜想有一定依据,因为归无咎只是修行速度较其他缓慢数倍而已,而非卡在某一关长期不得突。若此猜测为真,资质如此之差的弟子竟然被冲霄阁选中,倒也是一大奇闻。

第二奇,归无咎对于道法的理解极为刻,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闲暇之际互相流道法和修行理解,众渐渐发现,这修行进境缓慢、似是灵根低劣的归无咎,于《九元书》的种种领悟,实在非同凡响,每每为同门排疑解难,指点迷津。

一开始有以为,归无咎或确实有一二真知灼见,但不足为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或许他见识到的地方,恰巧是他所不足,因他好为师,一来二去倒博得一个不小的名声。

更有猜测,这归无咎灵根低劣,却是越衡宗某一位辈极重的长老的后裔,因此得以进冲霄阁。未免遭看低,于是从长辈处预先学得许多妙见识,给自己安一个博学明道的光环,显露前,不至被同辈耻笑。

不过但凡对冲霄阁的重要有清醒认识的,无不对此说嗤之以鼻。

直到三年之前的“真传铨选会”,一举夺得名、晋升真传弟子的文晋元师兄,在与冲霄阁诸位师兄弟的告别宴上坦然相承,若无归无咎之助,自己决无法步步不差,以“小自在境”之资完成对《九元书》的修行。几个个月的修行时间倒是小事,但如若对道法的理解有所欠缺,自己是否能夺得这真传之试的第一还要两说。

文晋元此语,在冲霄阁上下引起震动。后来,连冲霄阁掌阁真都渐渐默许阁中弟子,有修行疑难之处去请教归无咎。渐渐地,归无咎道法纯粹渐渐为众所公认,竟几乎成为冲霄阁的代理教师。

至于这最后一奇么,便是其调用外物之多、身家之巨。冲霄阁弟子虽然身份显赫,供给丰厚,但是并未能如真传弟子那般,得到门中不计成本的培养。

而这归无咎,明明并无任何世家背景,许多却见他肆意服用诸如四象合气丹、碧梧纯元丹之类的珍贵丹药,令侧目。

这一行在道场中晃悠了半个时辰之后,一道青濛之气裹挟着两片白云从碧云峰瀑流之中闪过,落在紫雾峰道场半空。

遁光显出一只鹤影,鹤背上显出一个方脸道,此戴纯阳冠,峨冠博带,大袖飘飘,手持拂尘,腰上系着一只大红葫芦。身后随侍童子高举举着两座云罗混金伞。原来是冲霄阁掌阁真周敏桢到了。

这周真却并不从遁光中跃下,而是把手中拂尘一摇,顿时足下生出一座方圆百丈的八角楼台。二十四道玄拱玉柱围成一圈,角上各有一座巧飞檐。更可见云气隐隐,芳兰芝点缀其间,十分清奇瑰丽。

此时光华闪动,金台之上延伸出四道紫雩如同浮梯,直落在道场正中。

众位弟子更不迟疑,依次踏上那虹霓阶梯。

这倒不是这周真处处彰显自己元婴真气派。而是其所修之功法奇异,一之中除了子、午两个时辰之外,须不顶星,足不履尘。因此每次出行不得不时时将云罗混金伞与落尘金台两件法宝随身携带。

不过片刻,周真于金台上中庭主座坐定,庭下众弟子站成两列。细看这左右两班影分布,归无咎位于左一列上首,身后大多是方才道场环绕提问的那一群。那谢师妹在第三位上站定,只是她此时面容严肃,哪又半分古灵怪的样貌。

右侧一列二十余,自然便是方才冷冷清清、疏疏离离的那一拨了。

已到齐,周真身后一名道童,举起一只玉磬轻轻敲击一下,发出一声清脆悠远之音。

众弟子拱手一礼,肃然而立,并无丝毫失礼。虽然他们均是天才横溢之辈,但若说将来定能修行到元婴境界,那也未必。

周真横摆拂尘,开门见山道:“十之后便是真传铨选之会,想必你们有消息灵通的已然知晓了。”

距离上一届真传铨选之会已有三年。每届法会只定在秋季举办,并不明确具体期,但均知左右不过是在这月余时。这是冲霄阁的等大事,甚至冲霄阁的存在,不就是为了这三年的一争么?

听周真此言,右列之个个不露声色,显然无论是否提前得到消息,眼前这件事都算不上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