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土七真 峰回路转(3/3)
观其气机之盛,昭昭穆穆,玄象幽明,果然远超群伦,殿中唯洪杨上真堪与之匹敌。
洪杨真肃然道:“青萍道友,不知你有何高见?”
来亦是“西土七真”之一,元门掌门。这一位本名沩叡,但是因其自号“青萍子”的缘故,是以相识之
,通常并不直呼其名。
沩叡上真却似是个极爽快的,当即言道:“我自然是不愿意的。”
黎原庆、章璐闻言,皆是不由的露出微笑。
素闻青萍子闲云野鹤,不受拘束。难得相见,果然名下无虚。
“西土七真”虽是七,但是常时却唯有五
相聚。“元门”青萍子,和“残门”须贤上真,常常神通见首不见尾,不与众真并列。偏偏二
功行甚高,地位举足轻重。
七真之中,也是有高下之分的。洪杨上真、青萍子、须贤上真三,明显较其余四位高出一筹。
由于合盟之事甚为要紧,青萍子和须贤上真二,事先都相继传讯,定不会缺席今
之议。
今青萍子虽然晚到了些,但也算是依约而至。
岂料青萍子又道:“不愿归不愿,但合盟之举,只怕势在必行。”
他这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殿中诸真都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方才黎原庆正要出言附和,此时不由地甚是尴尬,心中生出几分不悦。
洪杨上真亦不免微微一愕,忍不住问道:“敢问缘由?”
青萍子自袖中取出一枚二尺高的翠玉酒瓶,拔开瓶塞,立时酒香四溢,几乎压倒了殿中的微妙空气。
青萍子饮了两,才道:“小徒的成道机缘落在旁
身上,我亦无可奈何。我‘元门’传承,有别于诸家;衣钵相传,即是宗门。”
其实沩叡上真心中尚有一个苦恼处,那就是姜敏仪寻到那之后,在心中几乎奉若神明。纵然当
阳
天中大战后、那一场奇缘遍传天下,他这傻徒儿也既不在乎,也不嫉妒,坦然自轻,令疼惜
徒的沩叡暗暗摇
。
但是命中注定那是姜敏仪的“解铃
”,他自然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青萍道友之言,甚合我意。”
此时,又一道渺渺之音落下,殿中又多出一。虽然他并非不速之客,但终究突兀。何况此
未作逗留,气息一隐,已然坐在剩余空座之上。
他相貌虽然普通,但几是宛若实质的自在独尊之气,却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既坐此席,身份不问可知。
他一身色青袍,曳地三尺,却是不拘于繁文缛节,径直一甩衣袖,对青萍子淡然一笑道:“不过,青萍道友为了徒儿与门户传承,须贤甚感佩服;某却不才,纯粹只是为了一己之利,惭愧得紧。”
青萍子本是一派淡泊不羁之风,此时双目却陡然锐利,背后庆云隐现,几乎是临敌应变的姿态。
殿中夏祚永等,见须贤上真不期而至,又出言赞同青萍子之意见,本来甚是振奋。如此一来,分量最重的三
中竟有两
赞同合盟,大势已然逆转。
可是这二既是意见一致,为何青萍子却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模样?
再抬首一看,上座七,洪杨上真的面色亦十分奇怪,说不出来悲欢喜怒。
此时,青萍子神思遥动。
他与洪杨、须贤二,可谓鼎足而立,功行本在伯仲之间。
数十载之前,他前往隐宗一行。与隐宗最顶尖的姚纯、孤邑、路艰、越湘以及甘堂宗权上真等试过手段。他一身惊
艺业,竟也不落下风。由此可见,“西土七真”之中前三
,已的的确确是天玄境中的顶尖
物。
可是今一见……
须贤上真给他的第一感,明显与过去有了一丝微妙变化。青萍子一瞬之间,心意中莫名多出一丝退守之念。似乎眼前之,道行之
、厚、高、博,于增无可增之处更进一步,明明白白胜了自己一筹。
“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
洪杨上真低吟再三,幽幽道:“恭喜道友了。”
须贤上真连连摆手,道:“侥幸得了一场大机缘,望见一丝天门缝隙而已。若论成算,终究渺茫。恭喜之说,言之尚早。”
“不过,为了能够让这一线可能增大一两分,取法他山之玉,先贤援手,势在必行。”
他这一番话,虽然平静谦逊,但是其中凿凿之意,几乎坚凝如铁,不可动摇。
洪杨上真不由默然。
他无法再出言反对;因为他之前反对时所提出的最大理由,已被须贤上真做出回应。
更何况,阻成道的因果,无
敢轻易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