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各自所悟 二转之文(2/3)

在于防御保命,而在于陷某处有去无回之地时,有一种可靠的从容遁走之法。

归无咎心念一转,立刻想到了此法门的两种用途,倒也甚是关键。

此时二对此界的一切,终于明悟透彻,圆融无暇。如惊幻所言,是到了返回之时。

但如何离界之法,却并未如约映照于心。

姜敏仪略带疑惑中地定睛一望,看是否有什么关键处被自己忽略了。

目光四顾,却见这一方天地,经由雷雨洗礼之后,地下极处蕴藏着极盛的生机活力,渐次发散出来。对于走上第二条路武修而言,必是一处极为适合修行的所在,相当于仙门中最顶尖的天福地。

但除此之外,也无有其余异常。

就在此时,距离雕像不远的三座石碑,忽地发出金芒万道,冲斗牛。

急忙走近观之,其上文字,似乎要从碑上浮起,颤动不休,俨然化作活物。

归无咎先是一怔,然后笑道:“作一个甩手掌柜,倒也甚好。接下来的事,就劳烦敏仪你了。”

姜敏仪淡笑道:“就算我资质驽钝,有你这正主在此讲解,又何惧之有?”

这方天地的妙意,二都了然于心了。

武道中新立道统,固然是决定其气运升降的关键转折。但这并不意味着武道中的后辈修者,尽数要转修此道。之天资禀赋各有差异,何适合走古武道的内求唯我之道,何适合走新立下的外象对证之道,尚需仔细筛选,此其一也。

这方地域,经由电雨洗礼之后,活力迸发不说,且不知蕴藏了多少适合培炼本命真宝的宝材,可谓一座无尽宝藏。但是此境的兴发蕴养尚需时,若是一次太多,却有可能超越了其承载极限。此其二。

虑及于此,这方天地冥冥中留下的“解法”——便是本界界主姜敏仪,阅览三座石碑上真法本文之后,凭借自己的理解,化作一篇“二转”之文。

然后将那“二转之文”传授于真武之域,作为一道考验的门槛。

资质秉,于此法贯通契合者,自然能够明悟其理,然后才能界修行。

石碑本文与“二转之文”的关系,差可比拟作越衡宗《通灵显化真形图》本体与十三家内门真传。

姜敏仪双目垂帘,中念念有词。

约莫一刻钟之后,姜敏仪心中有数,终于道:“成了。”

前后甚是顺遂,并未遇见一处疑难,求教归无咎援手。

那三座石碑似有灵。姜敏仪法诀一成,碑上今文立刻隐去,转化为另外一重繁复难解的上古文字,若鸟爪虫迹,莫知其意。

随即天地之间蓦然生出一道清气,托住二,缓缓浮空而去。

……

武道元域。

津甸洲,邯平城。

津甸洲乃是朱骧氏第一洲;而邯平城,正是津甸洲第一城。

此时城内最中心处,有一座高出城墙三十六丈的方台,名为章台,纵横各五百丈有奇,四角以四座星晷镇定。

每一座星晷之下,各有十二结阵持。似乎将这四座星晷,当成四面明镜来使,凝练成光束四道,遥向天穹上勾连着什么。

章台正中,有六各自手提一柄油纸伞,遥望虚空。

这六服色各不相同,但是都甚为简约;面目更是浑浊难辨。一身历古弥新的玄妙意蕴,又其是一柄油纸伞所能遮掩得住的?

这六虽然寿数城府皆极为湛,但是此时面上神色却甚难自持,几乎按捺不住。

正在此时,高台之后,蓦然跃上一个来。

不过是“恒星境”的修为,寿数不逾五百。身着一件蓝白两色条纹的宽袍,神采丰润之余,又十分活跃。

那六之中,其余四都无有动作。唯有左手边第二、第三位两,相继转身过来。

左边那位朱服之,诧异道:“山城贤侄。”

与他相邻的中年略一沉默,声音有些嘶哑:“你怎地来了?”

武域诸真,本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好在最终有惊无险,这一世中终有武道杰不负众望,一举成功。只是完成此事之,并非众望所归的今懒氏席乐荣,而是一位执掌元康氏外符的一位修。

武道中,行事素来直接。各家嫡传,既然在直接竞争中落败。就算你地位再高、名声再盛,能教六族首座折腰亲迎,其等也不会当面来道贺。

但眼前这位丰仑嫡传,偏偏就这么做了。

山城弘面色从容自信,不卑不亢的一拱手,道:“山城弘虽未成功,但幸得那位道友相助,同样得了一份非同小可的机缘。所以今想要当面谢过。”

中年点了点,淡淡道:“原来如此。”

就在此时,东北角落星晷之下,有一高呼道:“回禀武君大,寻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