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坐地分账(1/2)

第46章 坐地分账

两天后,八月十号晚上,“联合指挥部”五个再次会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到了算总账的时候。

曹建湘亲自刀,给大家公布结果。

四个老板,每个都有自己的会计,不过这事,得自己来。

老曹他们莫名其妙地觉得这种事就应该保密,应该亲力亲为。

陈予权虽然不理解,却也无所谓。

来自两个不同年代的思维,观念方面肯定是有区别的。

大家都喜气洋洋的,所以结果肯定不坏。

事实上也是如此。

一算账,这次江之行,扣除所有成本,一共盈利九十万。

分配的话,陈予权带来的身份证最少,只有不到两千张,他的盈利是十二万不到。

但如果加上从肖芒那里拿的“回扣”,就有十八万多。

老赵赚得最多,因为他带过来将近四千张身份证。

毕竟他老家是在镇上,村民比较好忽悠,加上他在黑石镇名气大,几天时间搞到四千张身份证,难度不大。

所以他赚了二十几万。

其他各有斩获。

盈利最少的也有十五六万。

算完账,就地“分赃”。

这也是老板们各个都很高兴的原因,这回,赚的都是现金,绝无赊欠。

抽签表这玩意,太抢手了,完完全全的硬通货。

以往老板们做生意,通常赚的都是账面利润,结账的时候,说不定又会有什么变故,最终到手的钱总是会少一点。

做生意的,还是现金最稳当,袋为安。

所以大伙对陈予权的态度,当然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老七,这边的事,差不多也办完了,你有什么打算?”

曹建湘亲自给陈予权敬了烟,笑眯眯地问道。

这趟江之行,并不是他赚得最多的一次,却绝对是资金回笼最快的一次。

以单位时间利润而言,肯定也是最大的。

陈予权笑道:“我打算在江再待几天,我那个朋友肖芒,让我在这玩两天再回去。”

这当然是借

真实原因是,陈予权想在江“扫货”。

袋里装着二十几万现金(包括借的五万本金,暂时没打算还),就这么颠地跑回浩阳,陈予权觉得自己的格局有点小了。

这个时代的江以及对岸一水之隔的维多利亚,有许多的新式产品,只要他从江带回去,在青峰地区一转手,那就是钱。

说不定现在手里的二十几万,会变成三十万甚至四十万。

但这个话,他自然不会说出来。

青峰地区整体市场就那么一点大,如果老曹老马他们跟着自己一起扫货,搞不好就会造成供需失衡,带回去太多电子产品,消化不良。

虽然说,九十年代初期,靠谱的电子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是钱,不管他们带回去多少货,最终肯定能卖出去,也肯定有得赚。

但销售的周期必然会被延长,资金回笼速度变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亏损。

覃海燕眼波流转,嫣然一笑,说道:“小陈,我怎么听说,有很多去市里闹了?”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大伙辛辛苦苦排了三天队,结果毛都没捞着一根,岂能甘心。

而且这次抽签表销售,也确实有猫腻。

保守估计,五百万份抽签表,通过网点销售出去的,最多只有三百万份,还有两百万份被各种“后门”截留了。

自然会引发广大市民的强烈不满,去市里讨个说法就成了大多数的想法。

并且已经陆续有开始行动了。

“所以,我才跟大家说,出手要快,以免夜长梦多。”

老板们听从了陈予权的建议,抽签表一到手,立马就开始转卖,短短两天时间,十五万份抽签表,基本上全都变成了现钱。

手里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

老板们有心想要在票市场试试水,买点新玩玩。

不过大伙毕竟是一次接触市,因此都很谨慎,留下的抽签表不多,基本属于玩票质。

对此,陈予权倒也没有苦劝。

此番抽签表销售露出许多的问题,一定会影响到票的价格。

市本来就是最敏感的,一有风吹动,立马就会在市场形成恐慌绪。

虽然最终还是会一路飘红涨上去,不过等待的时间要稍长一点。

陈予权担心这些初次下海的菜鸟扛不住,不等涨上去就割离场。

如果亏得太多,到时候肯定又要把这锅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