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推倒小正太(2/3)

他们留下来,还可以多挣不少钱,等到活儿坐完之后,估计也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今年可以过一个好年。

四季楼本身的建筑在那里,不用动什么,主要是装修,而装修不需要太多,就是比较花费时间罢了,一部分留在了酒楼做活儿,而另外一部分,则开始建造书院。

原本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既忙着秋收,又忙着给那些商做活儿,还要服兵役,其实,手并不是很多,而许一凡这边也没有多余的手给他们,在许一凡看来,书院想要建造起来,估计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要开起来,估计也要等到明年了。

但是,让许一凡没想到的,不知道是谁在泄露,有儒家的大儒打算在东海城建立书院的消息之后,很多都开始闻风而动,。积极参与到这件事当中来。

出钱的出钱,出的出,总之,凡是能帮上忙的事,都有参与其中,而这是许一凡始料未及的。

起初,在得知这件事,有很多通过秋歌她们找到自己的时候,想要参与进来的时候,许一凡还感到疑惑,但是,后来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了。

海洲虽然发展的很好,尤其是这几百年来,们过的都非常的富裕,尤其是生活在东海城的,但是,对于东海城,或者说对于整个海洲的来,他们是很有钱,在外面也有一定的地位,可是,也有一大憾事,那就是,整个海洲居然没有一家书院。

要知道,在其他洲,可都有书院存在的,比如洛洲,就有白鹿书院,而紧邻着海洲的徐洲、扬州和登州,都有书院,唯独海洲没有,而海洲的读书,想要读书,大多数只能在私塾就读,有钱的,家境殷实的,会请一些教书先生在家里教学,而想要去书院读书,也只能去别的洲了。

没有书院,这本身就是海洲很多心中的一根刺,常常被拿来笑话,而海洲的读书,在出去之后,也自觉地低一等,这让很多心里很不舒服。

至于海洲为何没有书院,具体的原因不得而知,好像跟儒家内部的有关,当然,在过去的无数年里,也有找到儒家,想要在海洲成立一家书院,只要儒家来就可以了,海洲可以自己掏钱、出建设,但是,最后不知为何,都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荀德华以许一凡和乐萱郡主的名义,在东海城建立一座书院,虽然不是正统的儒家书院,可是,主持这件事的儒家的大儒啊,这本身就说明这家书院是正统书院,于是,很多得知消息之后,纷纷要求参与进来。

对于这个时代的来说,不管把生意做的多么的大,不管在江湖当中,如何的有地位,有脉,他们最最看不起的,还是读书,而最最羡慕的,也是读书

看不起,自然是因为百无一用是书生嘛,一个手无缚之力的读书,除了之乎者也之外,还能做什么,可是,他们也很羡慕这些读书,因为只要参与科考,哪怕没能参与大考,也能博得一个秀才的功名。

千万别小看秀才这个身份,他们虽然没有实质的权利,去也有一些特权的,比如见官不跪等等,如果考中了进士,金榜题名了,那更是光宗耀祖的事

有些读书是为了识字,有些读书是为了做官,有些读书是为了做学问,可是,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想要过的比别好,读书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商而言,钱再多,如果守不住,也是白搭,可是,一旦家里出了一个读书,那不管是生意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会高看自己几分,也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对于那些江湖来说,如果可以安稳的生活下去,谁又愿意过着刀舔血的子呢。

面对这些的请求,还有他们高涨的气氛,许一凡并没有拒绝,只是提出,想要参与进来自然可以,但是,要听从安排,而这些自然满答应了。

其实,这些在想什么,许一凡心里很清楚。

不管起点书院最后能不能得到朝廷和儒家的认可,只要它建立起来,就已经是一个壮举了,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从这里走出去的读书,有能高中的话,那么他们参与建设书院的,都会青史留名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海洲太需要一座书院了,而海洲的读书,也太需要一个归属地了。

就这样,有了这群的参与,起点书院的建造,一切进行的很快,而官府对此,也是大力支持的,要什么官府那边都会答应的。

建造书院的事,有许一凡的在掌控着,齐若兮和荀德华还是很放心的,而他们自己也没有闲着。

这段时间,他们利用各自的脉关系,开始搜集了大量的书籍。

这些书籍有的官府那边送来的,而有的则是一些豪阀大家送来的,当然,更多的,还是他们从别的地方弄来的,而不管这些书籍怎么来的,想要成立一座书院,光有书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把这些书籍进行分类,进行挑选。

在这个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