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叹息复叹息(2/4)
“谁?李建瑞,还是李刚?”殷武问道。
崔东海还是没有说话,而是紧蹙着眉
,看向窗外。
先帝的突然驾崩,本身就是一个谜团,他为何在春秋鼎盛之时
毙,无
可知,尽管炎武帝在登基之后,下旨彻查此事,因此死了不少
,可是,死的大多数宫
太监御医之类的
,谜团依旧是谜团。
五子夺嫡的戏码上演之后,朝中大臣纷纷站队,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大皇子李建民的呼声最高,一来,他是嫡长子,正所谓立长不立幼,李建民既然有嫡长子这个身份,本身就代表了一些东西,二来,李建民在文武大臣心中的地位、
碑、风评其实都是极好的,选择支持他的
不少。
除了李建民之外,二皇子李建瑞的呼声也很高,不过,因为李建瑞和李建民从小关系就好,不管他们兄弟俩谁坐上龙椅,都不会拿对方开刀的。
但是,最终坐上龙椅的确实当今天子李建业。
李建业能够荣登大宝,除了有后宫之
的支持,还有宰相徐肱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年的镇国大将军许淳也是站在他那边的,当然,许淳的站队没有徐肱那么明显而已。
当年,炎武帝御驾亲征,许淳作为百胜将军没有随驾出征,而是负责镇守后方,这本身就代表着信任,可是,这种信任却演变成为了背叛,是所有
都始料未及的。
玄武叛
看起来是李建民和李建瑞为了皇位而选择谋反,可是,真实的原因如何,至今是个谜团,在那场变故当中,该死的,不该死的
都死的差不多了,侥幸活下来的,也一辈子不可能再开
了。
李建民的死,是悲怆的,也是必然的,而李建瑞本来应该死的,他却选择活下来了,虽然活的像条狗,可是,他却始终活着,可能,在很多官员的心中,李建瑞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一个看守皇陵的废物,能够掀起什么波澜,可是,对于像崔东海这样的大
物来说,他们从来没有小瞧过李建瑞。
朝中大臣当中,真的没有李建瑞的
吗?
有,而且还要不少,只是,这些
的位置不高罢了,而炎武帝对李建瑞的态度,也十分的暧昧,自从把李建瑞贬为庶民之后,他就不在提起这件事,只是偶尔会去黄陵看看这位兄弟。
在外
看来,这是炎武帝念及兄弟
,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吗?
先帝的
毙疑点重重,玄武叛
也疑点多多,这两件事始终没有给出一个让所有
信服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
遗忘了。
但是,崔东海可是知道的,当年玄武叛
,损失最大的是李建民的力量,其次是许淳的力量,最后才是李建瑞的力量,因为李建瑞的力量不在京城,而是在其属地。
千万不要小瞧了任何一个皇室子弟,看看李嗣源就知道了,一个在京城别
称之为脑子有病的纨绔子弟,才来东海城就给崔东海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就可见皇室子弟的城府了。
一个敢谋反,而且还差一点儿成功的
,一个本应该死,却活下来的
,如果没有点儿手段,谁相信,如果李建瑞真的想要再次谋反的话,那眼下的这一切,很可能就是他在策划的。
当然了,除了李建瑞之外,燕王李刚也不是没有可能。
别看燕王李刚表现的像个富家翁,他的本事和才能是不亚于先帝的,跟当今圣上也不逞多让,如果他真的想做点什么,或者有什么野心的话,一般
是很难阻拦的。
不过,这些也只是殷武的猜测而已,这个猜测暂时可以放置不管,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现在必须搞清楚,那就是他们派往京城的
,到底有没有抵达长安。
沉默良久之后,崔东海转过
,看着殷武说道:“我们要再派
去往长安。”
“这是当然。”殷武点
说道。
在确定了这件事之后,崔东海问道:“前几
发生的事
,查的怎么样了?”
殷武皱眉说道:“那小子没说实话。”
“哦?”
“那三名刺客应该是自-杀的。”
“自-杀?”
崔东海皱起了眉
,他看着殷武,想了想说道:“此事蹊跷,还需谨慎对待。”
“这个当然,不过,眼下
在不良
手中,我们想要找其问话,恐怕很难。”
说到这,殷武问出了心中一直以来最大的疑问。
“不良
到底想
什么,为何如此偏袒那小子?”
崔东海也皱起了眉
,想了想,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这小子从安民镇来到东海城,一路上都有不良
在暗中跟随。”
“他是不良
?”
“不好说。”
“这件事很难办啊。”殷武感叹道。
崔东海却摇摇
,说道:“不良
不会做的太过分,也不敢做的太过分,虽然不良
做事不讲规矩,但是,有些规矩他们是不敢逾越的,既然他们选择庇护那小子,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