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派系林立(3/3)
数
,他们的疆域超过了这个数目,但是,也没有超过五洲之地。
如果殷元魁成为了镇西大将军,那他虽然是平调,没有封王,可是,这就是封王,无冕之王,这种
况,朝廷的大臣会愿意吗?炎武帝会愿意吗?
当然不会!
这还是说殷元魁连下六国之后的
况,如果殷元魁继续西征,再拿下几个王国,版图再次扩大之后,那镇西大将军的疆域就更大了。
功高震主,赏无可赏,封无可封,那就离死不远了。
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最是无
帝王家,这些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殷元魁会死,而且死的很惨,至于其罪名嘛,那就很多,通敌、叛国、谋逆......
随便拿一个出来,殷元魁想不死都难,而且就算殷元魁没有这个想法,可是,等他做到镇西大将军这个位置之后,没有想法也会变得有想法了,就算他没有,不代表他麾下的
没有。
野心这种东西,往往都是随着
的地位不断拔高,从而不断扩大的,就算殷元魁真的是忠于大炎,忠于朝廷,忠于皇帝的,可是,在其麾下的裹挟之下,推动之下,他想怎么样已经不是他说了算的。
这种
况,许一凡也经历过,就像当初海洲沦陷之后,许一凡的处境一般无二,不是他怎么想,就可以怎么样的,而是其身边的怎么想,他跟着怎么样。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可能很多
不会去细想,但是,如果细想之后,就会发现,殷元魁现在已经到了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境地了。
在来康城的路上,许一凡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现如今,三十万西征军陷
康城这个沼泽当中,很可能是殷元魁故意为之的。
打肯定是要打,但是,不是进攻的打,而是防守的打,至于撤兵,那更不可能了,只要殷元魁选择撤兵,西域联军会不会奋起反抗,从而夺回失地,这个暂且不好说,但是,关于殷元魁一行
的赏罚肯定会下来的。
运气好,殷元魁是功过相抵,让其带兵东征,收复海洲,然后继续当他的镇海大将军,运气不好,加官进爵,留手京城,成为每天上朝的武将之一。
这两种结果,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还有更不好的结果,那就是遭到朝中大臣的各种弹劾,而其名目肯定很多,比如战损太大,比如中饱私囊,跟商
一起发国难财,等等
七八糟的名目,再加上他本身就有罪在身,惩罚肯定不会,但是,剥夺他的兵权,那是肯定的。
一个武将,没有了兵权,就像是老虎没有了牙齿,构不成威胁,那他还有什么?还剩下什么?
什么都没有,最后的下场无非就是混吃等死,但是,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不会,京城居,大不易,就官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狗
倒灶的事
很多,随便一个小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降职,罚奉,要不了多久,要么就是主动辞官,要么就是被动辞官,运气更不好的,那就是随便找个罪名,丢进大牢,稀里糊涂的被弄死了。
如果殷元魁还是那个手握十万镇海军的大将军,自然不可能出现这种
况,可是,没有兵权的他,啥也不是,被大臣们弄死了,炎武帝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大不了是在其死后,掬一把辛酸泪而已。
历朝历代,哪个皇帝在位的时候,不死几个忠臣,肱
之臣?
能够爬到大将军这个位置的殷元魁,不可能想不到这些,而在场的这些
,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就拿童真和许凯歌两个
来说,在西征军当中,他们是仅次于大元帅的
,如果殷元魁倒下了,两个
是最有希望上位的,不管是童真上位,还是许凯歌上位,其家族都是获利极大的,以两个
的私
,再加上两个本来就差不多的家族
,都可以互帮互助。
秦之豹自然也有想法,老秦家在西北这边,镇守了多年,他难道不想恢复老秦家的名誉吗?当然想!
房子墨有想法吗?
当然也有,不单单房子墨有,将军李承政估计也有,能够被丢到西征军当中当监军的皇室子弟,如果不是跟炎武帝一条心的,那他也不可能来此。
就算他们没有,那他们麾下的那些将领呢?他们背后的那些
呢?
在利益面前,没有可以阻挡他们的,而这就是现如今西征军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