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堂小事儿(3/4)
些大臣也知道这一点儿,平时也不注重这些。
“那你怎么看?”炎武帝抬起
,看了一眼徐肱,又继续翻阅奏章,随
问道。
“西征军的处境不妙,身陷囹圄,想要撤出来,估计很难。”
“那你觉得西征军该不该撤?”
徐肱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炎武帝问起之后,他直接摇摇
,想也没想的说道:“臣以为,不能撤,不但不能撤,还应该主动进攻,一旦撤兵,之前十数万将士用鲜血换来的疆土,将会全部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嗯。”
听到徐肱的说辞,炎武帝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殷元魁跟你想的一样,看看他的奏折吧。”
炎武帝随手从一堆奏折里面抽出一本,丢给徐肱,徐肱接到之后,直接打开翻阅起来。
奏折上的文字不少,洋洋洒洒上千字,不过,徐肱也很快看完了。
等到徐肱合上奏折之后,炎武帝就开
问道:“对于殷元魁说死守康城的想法,你怎么看?”
“此法甚是稳妥,殷元魁不愧为大将军,能力出众,只是......”
说到这儿,徐肱看向炎武帝,观察着炎武帝的表
,欲言又止。
“说啊,吞吞吐吐的做什么?”炎武帝微微皱了皱眉
,有些不悦的说道。
“是!”
徐肱应承一声,连忙说道:“此法虽然稳妥,可是,想要坚守康城,不是什么易事,现如今的西征军是一支孤军,没有太多的支援,单凭不到三十万
的西征军,真的守得住吗?”
“另外......”
徐肱又看向炎武帝,欲言又止起来,只是,看到炎武帝再次皱起眉
,不等炎武帝发话,徐肱继续说道:“另外,自从李嗣源失踪之后,燕王的态度就不明确,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燕王反了,那西征军就要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西征军可就真的是孤军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此事?”
“办法陛下已经提出了,静等结果就是。”
“哦?朕什么时候给过办法了?”炎武帝一脸不解的看着徐肱问道。
徐肱看了一眼炎武帝,低下
,拱手道:“燕王到底会不会反,就看燕王接到圣旨之后,会不会按时抵达京城了。”
“若他按时抵达京城,该如何?”炎武帝又问道。
“若燕王抵达京城,其年事已高,自当在京城颐养天年。”
“朕的皇叔,年岁不高啊,颐养天年,如何早了些?”炎武帝有些为难的说道。
“不早,按照祖制,当如此,也该如此,于
于理,与国与法,燕王都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炎武帝沉默了,紧蹙着眉
,似乎没有被徐肱说服。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炎武帝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问道:“若他不来京城,又该如何?”
“削藩!”徐肱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现如今,正是用
之际,削藩是不是不合适啊,毕竟,他是朕的皇叔啊。”炎武帝又皱着眉
说道。
“正因为是用
之际,削藩更是势在必行,藩王的属兵太多,这不符合祖制啊,陛下!”徐肱再次拱手道。
炎武帝在沉吟片刻,紧蹙的眉
缓缓舒展开来,看着徐肱,点点
,说道:“徐
卿言之有理,不愧是朕的肱
之臣啊。”
“臣愧不敢当!”
“呵呵......”
炎武帝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而是又拿出一份奏折,让太监递给徐肱。
“看看这份奏折,说说你的想法。”
徐肱起身接过奏折,再次坐下之后,翻阅起来,相对于殷元魁的奏折,这份奏折的文字就多了很多,足足几十页,而这厚厚的奏折当中,通篇只提到了一个
,许一凡,奏折当中的内容,都是许一凡从过了玉门关之后,一路的所作所为,事无巨细,全都赋予纸上。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徐肱才看完这份奏折,然后,抬起
,看向炎武帝,开
道:“陛下,这......”
“此子如何?”炎武帝不等徐肱说完,直接问道。
“很好,此子乃国之栋梁,当用,且重用之!”
说完这句话,徐肱发现炎武帝那始终没有什么表
的脸,明显多了一份笑意,可是,徐肱却在犹豫一番之后,开
道:“只是,此子身份不明,身世不明,还需慎用!”
炎武帝没有说话,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徐肱,而徐肱也看着炎武帝。
在一番沉默的对视之后,徐肱率先开
道:“陛下,请三思!”
炎武帝却不在去看徐肱,而是低下
,淡淡的说道:“朕会考虑的,下去吧。”
“陛下......”
“下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