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早有准备的饭局(2/3)

自己和身边带着的一肥一瘦两名子之外,还有两个跟其年龄差不多的男子。

除此之外,包袱斋的勾古,鄜国公唐居中,襄洲诸葛世家的诸葛独孤也在场,这使得原本宽敞的包厢瞬间有点满为患的感觉。

一行刚进包厢,就有伙计手脚麻利的出现,端上来一道道鄜洲的特色佳肴,率先端上来的是配金线发菜,然后是几道鄜洲和长安都很闻名的几道硬菜,葫芦、凉拌腰丝、枸杞炖银耳、煨鱿鱼丝、水晶莲菜饼、三丝皮、汤锅子鱼、蘑桃仁汆双脆、米海参,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吃,灌汤包、凉皮、柿子饼、丸糊辣味汤,当然,还有主食夹馍和羊泡馍。

随着这些菜肴的上桌,一阵阵菜香味,充斥在整个房间当中,钟离辰三看到之后,食欲大动,饶是见多识广的李承德,在看到这些菜之后,也有些侧目,而许一凡在看到这些菜肴的时候,神色有些......古怪。

是的,没错,许一凡在看到这些菜肴的时候,神色异常的古怪,他感觉自己仿佛是回到上辈子,去西安城游玩时候吃的那些东西一般,尤其是最后端上来的夹馍和羊泡馍,真的让许一凡有种回到现代的错觉。

一直关注着许一凡的诸葛独孤,看到许一凡这个表,有些好奇的问道:“公子,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不合胃?”

欧阳奇闻言,也第一时间看向许一凡,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抱歉道:“哦,是在下考虑不周,还未曾问过许公子和李公子有什么忌的,是在下唐突了,若是不合味,我立即让去换。”

李承德也转过,一脸狐疑的看向许一凡。

面对众的好奇询问和注视,许一凡回过神来,摇摇,说道:“欧阳公子多虑了,并非是不合味,只是突然想起了某些事儿而已,抱歉,抱歉。”

闻听此言,众都是一愣,不解的看向许一凡,不明白区区几道菜而已,能让许一凡想到什么事儿呢?不过,许一凡不说,众也没有追问什么。

首先上场的是配金线发菜,发菜是一种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沙漠和贫瘠土壤当中,因其色黑而细长,宛如发而得名,发菜在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要说最好的发菜,还是长安以西所产的发菜最佳,其中最出名的一种吃法,就是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倍于藕丝、鹿角菜。

发菜除了形状似发之外,还因其谐音‘发财’,因此,这道配金线发菜往往是各大宴席上,第一道上来的菜,而这道菜在这个时候上来,寓意很好。

其次就是葫芦了,这道菜许一凡上辈子的时候吃过,据传是出自于天宝年间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之手,不过,在这个时代,这道菜是出自一位从葫芦村的武将之手。

葫芦采用的是葫芦村的倭倭都是当年的母,经过清蒸、笼煮、油炸三道工序做成,色泽金红,皮酥,香烂味醇,筷到骨脱,因为创作这道美食的出自葫芦村,采用的又是葫芦村的母,因此这道菜被称之为葫芦,另外就是这道菜做出来之后,形状宛如葫芦,因此而得名,葫芦又被称之为长安第一味,由此可见,这道菜的受欢迎程度如何。

凉拌腰丝是温拌菜的代表之一,源于宫廷御厨所言的酒醋白腰子,由此而延伸开来的,这道菜对厨师的刀工极其考究,烹调也十分讲究火候,一个厨子的手艺如何,从这道菜可以看出一二来。

枸杞炖银耳,这道菜就很有讲究了,倒不是其用材如何的稀有和特殊,而是这道菜代表的寓意很有意思,银耳清亮而洁白,寓意着清白,很多文臣都喜欢下值之后,喝一碗银耳汤,除了养胃之外,还是告诉所有,他为官清白,不过,后来有认为,大丈夫应该为国为民,抛颅洒热血,于是就在这清炖银耳中加了色红似血的枸杞,寓意清白和赤城共存。

不过,说来好笑,这道为武将量身打造的佳肴,却成为文餐桌之上的家常菜,反而是那些武将们,吃起这道菜的时候,觉得没滋没味,还不如白粥好喝。

在诸多菜肴当中,许一凡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煨鱿鱼丝和汤锅子鱼上,一方面是两道菜的用材很昂贵,不是一般能吃得起的,毕竟,鱿鱼这种东西只有在沿海地区有,而长安这边是内陆,想要吃到海鲜,可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两道菜极其的费工费时,尤其是煨鱿鱼丝。

煨鱿鱼丝重点在于一个煨字上,想要吃这道菜,必须要用鲜活的鱿鱼,其次,要小火慢煨一天一夜,谁若是想吃这道菜,至少需要提前三天预定,而此时,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间点,桌子上出现这么一道菜,就很有意思了。

至于说汤锅子鱼,是一道御菜,汤锅子鱼之前叫酿鱼,它是用秦河鲤鱼、火腿、玉兰片、香菇、汤等在紫铜锅中心烹制成的,有紫铜火锅的美称,极其的费工费时,可不是想吃就能立即端上桌的。

当然,若是不懂美食的看到这些,只会觉得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