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后金只有一个选择(1/2)

在前两个阶段战略设想,皆不可能完成后,那么,摆在李修面前的,自然只有唯一一条路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那就是如何利用手中两万多兵将,在这场战争中,达成最大的战果。

这便是李修思虑了数月的问题。

而这一点,到现如今,其实也基本上成了李修与朱由检两的共同默契,或者说,一个设想。

毕竟,在前两个战略设想根本无法达成的况下,那要做得,就是做好准备,面临可能会到来的这场战争。

李修知道,朱由检也知道,只要这一次谋划能够达成,那这一场战争,对大明而言,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福非祸!

当然,这是福非祸的前提是,勇卫营,必须大胜!

君不见一场宁远一战,一场守城战,后金损兵最多数千,却被朝野上下吹嘘到了何种地步。

什么遏十余万之强虏,振八九年之积颓!

什么七八年绝无仅有,足为封疆吐气!

什么闻报宁远捷音,京师士庶,空巷相庆……

简直将那场宁远之战,吹嘘成了本朝第一大胜了!

那完全可以想象,若是在后金兵临京城,天下震心溃散之际,取得一场大胜!

那……

完全可以参考当年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之后,那足以镇压天下的滔天威望!

而李修与朱由检,所图谋的,自然就是这份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的滔天威望!

有了这份滔天威望,对目前可以说是互为依靠的君臣两而言,那目前所有的困境,都将不再是困境!

面前,将会是一条通天坦途!

这,已然成为君臣两独有的默契。

在这逆天改命的谋划面前,陕西民,反倒是次要的了。

种种思绪流转,许久许久,李修才将目光从京蓟之地挪转开来,转到了舆图上的陕西位置。

事实上,无论是从战略上看,还是从战术上来讲,从京师,不远千里的调集数万大军,派遣至陕西,都是极其失败的一步棋。

毕竟,纵使如今陕西民沸腾,但有着三边总督的统辖镇压,还远没到局势无法控制的地步,不远千里调军而来,着实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对李修而言,亦是如此,毕竟,陕西距离京城,着实可以说是遥远,若是京城有变,若是反应不及时的话,亦可以说是鞭长莫及。

毕竟,从陕西到京城,两千余里路,可不是说着玩的,勇卫营步军为主,辎重众多,纵使一路急行军,每天赶路也不过六七十里路,至少都需要近一月时间,才能赶至京城!

而如今已是崇祯元年三月,距离今年秋收,满打满算,也不过六七个月时间。

时间,太短,太短!

如果可以,李修甚至希望自己判断错误,后金可能会明年,后年……但细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毫无疑问,现如今的大明,新旧替,朝局动,且还党争不休,还有四处烽烟的民牵扯朝廷力。

如此天赐良机,若是换位处之,李修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当然,李修一直坚信后金会关而,自然不是单纯的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也不是因为对大明如今动局势的担忧。

真正让李修做出如此判断的,是如今的后金,只有这个选择!

就算今年不来,明年,后年,也绝对会有历史重演的一天!

后金的体制,与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们只有这个选择。

真崛起之路,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就是一条血腥征伐之路,为战而生,或者说,为劫掠而生!

自己没有的,那就去抢!

抢到了,也就壮大了。

后金真,就是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之下,一步步的壮大,直至形成如今的这个庞然大物!

但,后金与原上那些游牧民族不同的是,他们的根,在辽东这苦寒之地,而不是在那广袤的蒙古原之上。

所以,游牧民族的扩张之路,并不能完全适应于后金真。

就好比现如今的后金真,壮大到如今的这个地步,又还有哪里可供他劫掠?

辽东?

就堵着那足以崩掉牙的辽镇!其他地方,一片苦寒,也都成了后金的势力范围。

原蒙古?

那与后金是难兄难弟,谁的子都好不到哪里去。

更何况,后金的根基在辽东,除非后金整体迁移之蒙古原,不然的话,就注定了,后金真不可能如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族一样,建立一个原帝国。

朝鲜?

如今的朝鲜,自然早就是后金的目标之一,只不过,朝鲜那点财富,,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