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敕封(1/2)
小心谨慎的后果,便是成王虽然倾向于帝辛被禁足,其中并未有更
层次的算计,然而却并未因为松懈下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直到……
裕王被第二次召
宫中后的第二天。
这一
,躺在皇宫
处的老皇帝,终于召见了他名义上的大儿子。
于是,成王终于见到了“病重”的父皇。
而不等他假模假样地发表关心,便发现老皇帝的病
不仅没有加重,反而因为煤炉的原因,比起之前来还要好了一点。
这一点变化其他
或许察觉不到,但是成王却能够清清楚楚地感知到。
然而,老皇帝却并未向他解释什么。
皇威不可测。
成王也并未追问,只是心中原本压下去的怀疑,再次浮上了心
。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言语之间,他能够察觉到老皇帝对他的考校,在不动声色地对答如流之后,老皇帝混浊的眼神中,似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然后,那位一直跟随在老皇帝身边的大内总管,便取出了一份黄帛做的圣旨。
就在他的面前,总管太监展开了圣旨,然后在老皇帝的示意上,填上了一个名字。
赵成睿。
成王瞳孔微微一缩。
圣旨上的内容,他自然也看得一清二楚,而赵成睿便是他的名字。
随着老太监的宣旨,成王也方才相信,他真的被赋予了监国一职。
“多谢父皇。”
接过圣旨后,他心中的怀疑落到了实处,可是却也真正的松了一
气。
裕王被禁足,果然不仅仅是因为不肯退兵惹怒了皇帝。
此刻在他的心中,一条线索链已经完全成型。
首先,老皇帝假装病重,将裕王从边疆之地召回了京城,并在他归来之后的第二天便召
了宫中。
成王相信,那一
裕王应该和自己一样,接受了老皇帝的考校。
由此也可以看出,比起一直留守京城的自己,老皇帝的心中,下一任皇位的继承者,是比较倾向于裕王的。
对于这个发现,成王也不例外。
几年前,老皇帝给北疆的两万扩兵权,以及数月之前对于裕王出征的暗中维护,他都看在眼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秘的行为,也证明了老皇帝对于裕王的偏向。
而这同样也是裕王能和他分庭抗衡的原因之一。
若是没有任何的支持者,纵然裕王立下的功劳再大,也可以在诸多文官的笔锋之下,通过各种春秋写法,降低他的优势。
不要小看文
的笔杆子,真要用起来,某些时候比武官的刀剑还要锋锐。
是因为老皇帝的暗中支持,成王的功绩才没有被得到抹杀。
京城之内,老皇帝一
的支持,力度便足以和几乎所有官员持平。
但是这位躺在病榻上的老皇帝,他的
所有
都知道,纵然对各位皇子并不苛刻,但在挑选继承者上面却异常的理智。
纵然心中有着倾向,但若是挑选的
不合格,他也不会执拗下去。
裕王应该就是没有把握住机会,没有通过老皇帝的考校。
而第二次对裕王的召见,很有可能是给他的第二次机会,然而裕王却依旧没有通过考校。
这并未是裕王的能力不行。
能够将北疆治理到如今这般繁茂,并且为大离开辟了如此多的疆域,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这只能说明,他不符合老皇帝对于下一任继承者的标准。
他的确不是因为单纯地惹恼了皇帝而被禁足。
而裕王应该也发现了这点,所以才对某些猜测推波助澜,从而掩盖真正的事实。
挑选继承者乃是一件大事,结果未出之前不能轻易
露,因而老皇帝才选择了以病
加重的理由,将裕王召了回来。
裕王两次考校都不合格,这个机会才落在了他的身上。
松了一
气的同时,成王也是暗叹一声侥幸。
能够兼任监国一职的皇子,基本也就被预定了是下一任的太子。
若是裕王通过考校,被赋予了监国一职,他若不想被清理掉,便只能选择造反了。
他如今手中的力量,虽然
宫的成功率不小,但若是可以的话,他并不想这么做。
得位不正还在其次。
因为就算成功,大离的底蕴也会被再一次消耗。
而后,老皇帝对他又是一番勤勉。
应付过去之后,成王才带着圣旨和印鉴返回了府上。
而今
正式上任之后,他才终于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这并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