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拉拢?(1/2)
原高句丽的都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汗城休整五天之后,远征军再度开拔。
而这一次,在裕王的命令下,远征军依旧是逆着出征时的路线踏上归程。
三万
的军队,并未朝着胡城前进,而是朝着东部边关的方向出发。
当远征军的行军路线出现在不少
的书桌上时,书桌背后的
都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从汗城到东部边关之地,然后返回胡城,再从
原回到北疆,这的确是在一丝不扣地逆着远征军的出征路线返程。
但是,从汗城、胡城、大离东部边关并不在一条直线上。
当初征伐高句丽的时候,裕王为了与东部边关的援军汇合,从胡城绕到了高句丽与大离边关的
汇处——风化谷,然后才转
攻向了汗城。
当时是出于战略需求,所以远征军饶了路。
可现在并不是要攻打什么地方,而是在班师回城。
这种时候,不应该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吗?
哪里在班师的时候还要绕路的?
总不能是走到汗城了,裕王突然觉得还是从大离境内回去方便一些,然后又改了路线吧?
那汗城到胡城之间,这几座城池驻扎的北疆将士与官员呢?
从不能驻守在其他地方的
都接上了,而这些地方的
因为离得近一些,所以就要自己回北疆去吧?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区别对待?
他们觉得裕王并不是那种朝令夕改之
,他这么做必然有着自己的目的存在。
而很快,事
的发展似乎也应证了他们的猜测。
当远征军走到风化谷的时候,再次原地驻扎下来不走了。
而这一待就是七天。
且不说经过汗城休整之后,大军还需不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休整一次。
七天的时间,对于一支不需要战斗的军队来说,这个休整的时间也太长了一点。
真当粮
不要钱啊?
军队在外和在内的消耗是不一样的,三万
大军每每迟返回一天,就需要多消耗不计其数的粮食。
就算北疆如今富裕,但也不是这么
费的。
因此,裕王殿下来此必有所求的猜测,几乎可以确认是真的了。
然而这七天之内,除了建德城的都指挥使柳建德曾带着一队亲兵进
过风化谷两次之外,便再没有不属于远征军的
进去过。
所有的目光,都不由得集中到了柳建德身上。
裕王大军绕道来此,必然是和这位在去年晋升了先天境界的都指挥使有关。
……
七天之后,三万远征军离开风化谷,朝着这次出征第一个被讨伐下来的地方——胡城而去。
然而现在,已经没有
关心裕王殿下绕路的事
了。
在远征军离开风化谷的第二天,一条消息也从建德城内传了出来。
据说,这条消息是从那七天内跟随柳建德进
风化谷的一名亲兵身上传出来的。
据说,裕王殿下之所以决定绕路,就是为了见柳建德一面,目的便是重新拉拢这位曾经因为功劳而闹翻的同僚。
据说,裕王殿下为了拉拢柳建德,除了原先分润的功劳之外,承诺和回纥有关的所有功绩都让给东部边关。
北疆只要原高句丽的那部分功劳。
要知道,远征军这次出征,虽然
号是要讨伐大离周边所有蛮夷,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外族与朝廷的谈判结束之后,实际上却只讨伐了两个外族。
高句丽和回纥。
其中高句丽这边的功劳,本就要分润一部分给东部边关。
现在,裕王若是将讨伐回纥一族的功劳全部让出,那么北疆所剩的功劳甚至都不足一半。
远征军从北疆走
原,一路经过原高句丽的山脉之地、小
原然后到达了南疆之外的海边,几乎饶了半个大离。
北疆付出了无数资源,损失了数千
兵,结果最大的赢家是东部边关?
宁愿为别
做嫁衣,也要拉拢柳建德。
在不少明眼
看来,因为成王监国,裕王又因为禁足半年失去了不少优势,如今重返边疆后,为了能够和成王分庭抗礼,急于扩大自己的优势,这是有些着急了。
若能够等到柳建德的支持,坐拥北疆与东部边关两地,手握小
原、原高句丽的山脉之地与小
原三处,麾下踪迹十四万大军。
届时,手握重权的裕王殿下,的确会重新成为成王继位太子的最大绊脚石。
若是让他成了,恐怕远在京城的成王殿下,就很难睡着了。
因为一些这名亲兵未曾听到的原因,柳建德最终拒绝了裕王的拉拢。
这也是导致柳建德会第二次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