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小麦(2/3)

搓洗了十几分钟后,江寒把放在了一遍,出门对徐弱吩咐道。

“景山,你去田里挖一些黄土回来,我有用处。”

“哦,好!”

徐弱马上带着农具跑到了田,挖了一包黄土背了回来。

江寒把黄土倒进了大鼎中,用杵子捣碎。

“庖丁,拿酒来。”

“好!”

庖丁去库房拿来了一坛烈酒,摆在了江寒的面前。

江寒提起酒坛就倒进了装满了黄土的鼎中。

庖丁看得是一脸疼,这一坛烧刀子,在泰丰楼中可是能卖上一千刀币。

听说江寒做菜要用泥土,徐弱和田玉儿等都围上来参观。

“钜子,我们不会要吃土吧。”徐弱也是一脸担忧。

虽说饥荒年百姓有用观音土充饥的,但是泥土的味道实在是不好吃。

江寒嘿嘿一笑,并不解释,等下一定会让你们惊掉下的,

“庖丁,夏天摘下的荷叶还有没有?”

“有有有!”

对厨艺痴迷的庖丁又颠的给江寒找来了荷叶。

江寒把锅中的水煮沸,把荷叶放在里面烫软,正好已经腌制好了。

他用荷叶把包住,用细绳捆了起来,均匀的裹上了一厘米厚的泥,扔进了火堆里。

“大功告成!庖丁,烧火吧,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被烤得裂的泥土出炉,摆在了众的桌前。

大家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么下

江寒拿起非攻,用剑柄把泥土敲碎,割开里面的荷叶。

被烤得焦黄软烂,的香味伴随着荷叶的香味让食指大动。

江寒扯下了一根腿,递给了田玉儿。

“喏,你的腿。”

“谢谢。”

田玉儿一咬在腿上,非常软烂,即化,伴随着荷叶的清香,充斥着味蕾。

“呜…好好吃。”田玉儿的眼睛弯成了两弯月牙。

江寒呵呵一笑:“来大家都尝尝。”

几个大汉很快就把两只瓜分的一二净,江寒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一小块翅。

“这几个,真是畜牲啊!”

“好吃好吃。”

“这绝对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赞叹声不绝于耳,黄渭取下了腰间的酒葫芦,美美的喝上了一

“徐兄弟诚不欺我,跟着钜子果然有福,以后赶我老黄都不走了。”

庖丁把吃光,嗦了嗦骨,眼中冒着光的问道:“子义,这道菜叫什么?”

“叫花。”

“我想在泰丰楼中填上这道菜。”

江寒点了点:“也可以,不过需要改一个名。”

这个时候的重虚名,就算是再好吃的东西,叫做叫花,肯定也有不喜。

“改成什么?”

江寒沉吟了一下:“就叫士子**。”

从此各地的泰丰楼开始售卖一种黄土做成的,每天限量二十个,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受到了各地贵族的追捧。

每天泰丰楼还没有开门,就有贵族派去泰丰楼的门前排队,只为了买一只士子,大饱福。

……

年关将至,江寒找来了孟氏的族长孟平。

他正襟危坐道:“孟大哥,除了在盐作坊里务工外,最重要的便是先保证粮食产量,我想着,在冬至以后,就要敦促乡民们开始冬种!”

“冬种?江先生打算种什么?”

“自然是小麦了!”

明天就是冬至节,江寒想到前世在农村,冬至时家里会做馄饨和面条吃。

这一回忆便一发不可收拾,后世用小麦面做的种种美食一一浮现眼前,馒、笼包、饺子、油泼面、烙饼、糕点……

江寒舔了舔嘴唇,他希望明年的冬至节时,能够吃到这些东西。

虽然他让庖丁买来了不少未脱壳的麦子,但还得留着播种,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比起满足自己一个腹之欲,推过小麦的种植才是重中之重。

就在江寒幻想着后世的各种面食时,却听孟平叹了一气道:“难怪先生买来了这么多麦种,然而先生不懂农桑,请听小一言,此举不可行!”

江寒原本还兴致冲冲,现在却被泼了一瓢凉水:“为什么不行?”

孟平说道:“先生有所不知,小做了三十年农夫,对农作物的习还是比较了解的,比起需要大量灌溉的小麦来,粟米才是明年的重中之重,其位列五谷之首,耐旱耐寒,是我齐国民众的主食。”

可是小米的产量和能养活的远远不如小麦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