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摸金校尉(1/2)

岁暮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杜甫

……

大江帮弟子将座船行驶到瞿塘峡左岸,泊舟崖侧悬棺藏处,白复抬一看,悬崖陡峭,壁立数百丈,飞鸟不能栖。崖间高不可升,有一黑色之物在崖间,远见长数尺,如同黑色木炭。

座船继续行驶数百米,赤岬山下风箱峡,千仞绝壁上,悬棺迭置如鸟居巢,密密麻麻、层层垒垒。这些悬棺形如木匣、风箱,仰望色如朽木。

这些悬棺看似杂,零零散散,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在崖壁上错纵横、错落分布,实含奇门遁甲之奥秘,正是墓葬风水中的雁渡寒潭布局,正所谓‘雁翎纵横、九转千回’。

白复对墓葬风水只是略知一二,不知悬棺做此布局有何讲究,目的为何。

白复仔细观察,这些悬棺葬有数种安置方式:一是“木桩架壑式”,将棺木一置于岩中,另一则架于绝壁的木桩之上。二是“天然式”,将天然岩或岩缝修整,置棺其内。三是“工开凿式”,在临江崖壁之上开凿横龛或方,置棺其内。四是“悬崖木桩式”,在崖壁上开凿横向数个小方孔、嵌木桩,然后置棺其上……

白复问道:“这些悬棺是怎样搁置上去的?”

阮舟行回道:“据老讲,方法有三:若山顶有合围大树或巨石,则自山顶垂绳,于临江崖壁半肋凿龛,从山顶悬索下柩。

二是沿岩壁修道凿,将死者葬于,葬后将其通道毁掉。三是从山脚用木搭架,用辘轳绞盘升降,将棺木置于中,葬后将木架撤掉……”

事发悬棺葬,山顶皆无合围大树或巨石,无法悬索垂绳;白天查勘,也无用木搭架,修筑鸟道栈道的痕迹;而且岩壁平滑坚硬,攀援用的飞虎抓等钩锁也无下脚之处。

对岸高山倒是有不少松柏巨树,但带绳钩弩从对岸来,如同飞虎爪一般,无法岩壁固定。所以说,两岸唯有飞鸟能渡。”

说到这里,白复心念一动,暗道:“寻常飞虎爪、带绳钩弩固然无效,但唐门的雪蛛索、壁虎爪等依靠粘的攀援工具未尝不能。”

白复对阮舟行道:“咱们在附近泊船,先不走了,今晚夜探悬棺葬!”

暮色降临,白复和阮舟行、阮江流兄弟,持一叶扁舟,来到瞿塘峡南岸夔门附近。这里的悬棺群尚未被妖祸害。

阮氏兄弟船技过舟如驭马车。在夔门奔腾的江水中,如履平地。找到隐秘角落,借助水流洄旋,悬停泊船,隐蔽起来。

寒鸦归巢时分,弩箭空之声传来。白复抬,只见两支‘带绳弩箭’从瞿塘峡北岸崖顶出,向南岸悬棺上方岩壁。

“啪”一声,牢牢粘在岩壁上。大江两岸横空连接起两条绳索。

白复所料无误,‘带绳弩箭’果然是唐门的雪蛛索。

几名黑衣顺索道滑过江面,来到对岸悬棺上方岩壁。黑衣衔夜明珠,借助微弱光芒,在岩壁缝隙中敲几枚楔子,牢牢固定后,将绳索绑在楔子上,垂索而下,来到岩壁悬棺群,三一组,分成四组,落在棺椁上。

阮氏兄弟见之,恍然大悟。鬼火四溢,鬼影绰绰之说,不攻自

白复却不敢掉以轻心,反倒更加警觉。他在崖下看的分明,这些黑衣显然不是寻常盗墓。他们盗掘哪部棺椁,不是任而为,实有讲究。所挑选的棺椁,从远处来看,暗合二十八星宿方位,竟是飞凫扑鱼之图。

只见岩壁上亮起火光,三长一短,四组黑衣同时动手。

东向方位,黑衣将木蛟方位的棺椁扔下悬崖;南向方位,将木犴方位棺椁下方的横木推;西向方位,将木狼方位的棺椁盖掀开;北向方位,将木獬方位的棺椁推凿龛。

只听“轰轰轰”辘轳绞盘之声,绝壁上十数个悬棺有升有降,“之”形错落移动,蔚为壮观。

悬棺群正中位置,距离江面百丈之处的悬崖峭壁上,一扇隐秘石门缓缓打开,露出一个马车大小的

黑衣大喜,顾不上露行踪,叽哩哇啦流起来。

白复怒由心生,这些叽哩哇啦的话语,不是阮氏兄弟所说的妖言鬼语,而是扶桑话。

无论是武侯祠刘备墓,还是白马、少林两寺,扶桑出现,总没有好事。

白复艺高胆大,决定亲自上阵。他对阮氏兄弟耳语几句,阮氏兄弟桨,凭借高超船技,先逆流而上,横渡江心后,顺流而下,无声无息来到下方。

白复心随意转,坎巽真气游走全身,以脊柱为轴心,如龙卷风般旋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