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发丘将军(2/2)

察孙氏兄弟的心思,凭借此点最终打动两,将这两位老友动员起来,欣然前往太原,辅佐唐军。

……

孙氏兄弟勘验太原城后,根据城墙四围地形,设计地道挖掘图,把城外主要道路的地下,用“中”字型通道连接起来。

数十后,在孙氏兄弟的指挥下,太原数千军民齐上阵,在太原城四周挖壕沟,在太原城外筑成了数道‘地下长城’。

孙氏兄弟亲自示范地道挖掘:将地道挖下一段后,再往下挖1米多,又向前挖1米多长,再往上拉,形成“凹”字形状。

在修筑过程中,为解决地道里的通气和饮水难题,孙氏兄弟将地道的通风与地面上的器物,如烟囱、水井、墙顶、树等巧妙地结合起来。

建好后的地道如蛛网,密密麻麻连接;地堡若蚁,层层叠叠分布。城内城外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藏、转移,又能储藏粮辎重,运兵、作战等……

李光弼时不时跑进地道查勘工程进度,对这两位传奇般的发丘将军、摸金校尉愈发钦佩。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就土工作业这话儿,不服不行!

两位盗墓高手一旦将“寻龙诀”和“分金定”的手艺转为正途,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又有一番新的天地。

建好的地道一般宽二米、高一米半、顶部压土厚二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弩箭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

地道隐蔽巧妙。墙壁、灶台、水井、碾盘底、树、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

为使敌不敢,唐军在地道的下端修筑陷阱、陷阱上覆盖一块活动翻板,底部倒着竹签、尖刀。

翻板平时用木棍支撑,可以走。一旦燕兵进地道,唐军就可将支撑翻板的木棍抽开,燕兵踏上翻板,就会掉陷阱,被利刃穿。

两条或多条地道的连接处设有翻——带轴的木板或石板盖。当翻翻过一定角度后,即堵死某条地道而开通另一地道。利用翻,可诱导燕兵进陷阱或死胡同。一旦进死胡同,唐军可通过两侧的箭孔狙击燕兵。

地道主巷分上下复。地道支线纵横错。“棋盘路”犹如迷宫,没有唐军带领,就算燕兵杀进来,也会迷失方向。

若燕兵发现,进地道,唐军可利用地道内设置的观测孔,观察燕兵动向。

地道两侧墙壁、城墙基下、夹墙里、壕沟等枢纽、要道、拐弯处,分布着大量的箭孔。

箭孔后的掩体里,备有立或坐的单诸葛连弩。一名唐军士兵作,就可杀数十燕兵,让进地道内的燕兵无路可逃。

为了防止燕兵用水、火、烟熏坏地道,唐军还在地道内设有卡、翻板、防烟盖、防水门,或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设有直通远处村落的突围

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除此之外,孙氏兄弟让士兵用挖掘壕沟的泥土在城内增筑黏土泥垒,作黏土泥垒数十万。众将皆不知这些泥垒将来会用于何处。但鉴于二在业内的江湖地位,众将不敢质疑。

等到燕军攻城,城墙屡屡坍塌之时,众才发现这些黏土泥垒的妙用。燕军每攻一处城墙,李光弼就命用黏土泥垒把缺堵上,快速修缮,令攻城燕军大为光火,无计可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