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锋芒毕露(1/2)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节选自《横吹曲辞·长安道》白居易
……
当晚,大唐朝廷在宣政殿举行盛大酒宴。
郭子仪、李光弼和李嗣业等三军主将,领众将举杯,恭祝圣上:“托陛下齐天洪福,终于收复两京!我等恭祝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肃宗龙颜大悦,道:“众卿赤胆忠心,英勇报国,愿再接再厉,早
扫除安贼余孽。”
众将齐刷刷军礼,同声道:“吾等定不负陛下隆恩,愿进攻敌巢,为陛下剿灭叛军!”
一时间,宾主尽欢,酣畅淋漓。
……
郭子仪端着酒盏,走到白复面前,打趣道:“有道是,匈未灭,何以家为。现在两京光复,战
即将结束。白将军,你也该成家了。看上哪家闺
,我亲自给你做媒去,呵呵呵。”
李嗣业笑道:“老令公,军中无戏言!我兄弟的终身大事就拜托您了。以我兄弟今之赫赫战功,要是选不上好
家,我李嗣业第一个不答应。”
郭子仪也大笑:“白老弟武功盖世、俊逸绝伦,如常山赵子龙转世。陛下亲封大唐第一前锋!
长安不知多少豪门贵胄想把闺嫁给白将军呢!就是不知咱们白老弟是想找个将门虎
呢,还是想找个名门望族?
不管怎样,这个媒我保定啦!呵呵呵……”
众将哈哈大笑,打闹逗趣,共同揶揄白复,拼命灌酒。
白复心中一片温暖,沙场上的生死之,铁血豪
。
……
宣政殿这边灯火通明,鼓乐齐奏,热闹非凡,
兴庆宫内,太上皇李隆基早早就睡下了。杨婕妤听着隐隐约约的丝竹之声,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今阅兵,太上皇李隆基以身体抱恙为由,没有参加大典。杨婕妤则偷偷溜到观礼台的角落,感受盛大军容。
那个白袍小将的出现,如同一把雪亮的钢锥,扎进心窝。又如万蚁噬咬,痛苦万分……
……
大阅兵结束后,全军修整三。白复换下军装,一身布衣,借机出营。
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前行,白复来到崇仁坊。“蜀会馆”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故地重游,恍如隔世。
当年蜀武举抵达长安的第一站就是这里,从此各奔天涯,命运大相径庭。
会馆门前的伙计不认识白复,躬身示好,手一迎,笑道:“客官快请,本店有上好的酒水。”
白复点点,迈步进
客栈。
掌柜正在酒铺前拨弄算盘,一抬看见白复,惊喜
加,一掀帘子,赶忙走出柜台。
白复上前,抱拳施礼,笑道:“震哥,多年不见,你瘦了不少。”
掌柜正是白复当年老友——黄震。
黄震感慨道:“不是瘦了,是老了,每天梳,都要拔几根白发。”
黄震此时已是川帮长安分舵的舵主,负责长安一带地下组织的报搜集,叛军暗杀,
员和物资的调配。
两虽多年不见,但一直通过川帮的
报渠道,秘密联系。再次见面,毫无疏离之感。
两一番寒暄,步
三楼雅间。
楼下大厅,热闹喧哗,不少衣着华美的年轻男跪坐榻上。男子佩剑,
子美装,议论着盛大的阅兵仪式。讲到热烈处,模仿燕赵侠客,击剑而歌,慷慨激昂。
黄震笑道:“复哥儿,你现在可是长安最红的将星了。满长安的少年,都效仿你的装束打扮,渴望投笔从戎,报效家国。”
白复凝视酒杯,神黯然,道:“当年我们一帮
蜀子弟来到长安,通过武举加
虎贲军,就是渴望有朝一
能够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保卫家国。
可是亲身经历过战争,才知战争之残酷。毫无诗歌中的漫,唯有血腥杀戮,”
黄震知道白复的意思,长叹一声,把酒给白复斟满,叹道:“要不是青玄掌门和姜帮主高瞻远瞩,早做谋划,今恐怕是另一番光景。
长孙晏行大负责协调名门世族在江南的赋税和捐赠。徐太傅在襄阳保证粮
辎重运到凤翔这条运输线。唐门在各地建立军械所,协助唐军制造、修缮武器铠甲等。川帮和青城协调天下各大帮派、绿林豪强,组织义军,潜伏敌后,协助唐军主力,策动反击……”
黄震自豪道:“如今敌区地下报网皆在川帮手中,足以支撑唐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白复眼神一亮,问道:“最近可有何军?”
黄震道:“安庆绪逃至邺郡,把邺郡改为安成府。蔡希德、田承嗣等将领率部来归,兵力增至六万。”
安庆绪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前往范阳郡征调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