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李杨氏传说(1/2)

我们来到后面的院子里面,这儿有几间厢房,但好像早就没住了,门窗也都败不堪。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兄弟说以前有庙祝住在里,后来改成村民自发维护这座庙,就省了这笔钱了。

院子当中有只石顶着一座碑,上书“龙王李杨氏慈悲救世录”。

章歌奇的职业是捕蛟,对民间的龙信仰向来是嗤之以鼻的,看到上面的字,白眼都快翻到顶了。

碑上的文字很浅显,讲的是宋朝景德年间,一位叫李杨氏的回娘家省亲途中被歹徒绑架,被一名白衣秀士救下,是夜大雨倾盆,白衣秀士和李杨氏在一座庙中发生了大威天龙。

回来之后李杨氏不敢提起这段,但没想到很快怀有身孕了。

丈夫质问夫是谁,李杨氏没办法,便如实相告,称对方是强迫她的。

丈夫觉得脸上无光,迫李杨氏自杀全节,在夫家羞辱、谩骂之下,怀着大肚子的李杨氏哭哭啼啼地投水自杀去了。

由于投河后尸体没找到,大家都认为李杨氏死了,丈夫很快另娶新,这事儿过去一段时间就淡忘了。

直到有一年发大水,房倒屋塌,村民被洪水卷走,危在旦夕之际,竟见一名美骑着龙水而出,把村民悉数救下。不少认出来,她正是“死去”多年的李杨氏!

李杨氏把村民全部送到高地后,说:“妾身初为却不能守节,愧对夫家,今已是泗水龙王之妻。仙殊途,今念旧施以援手,尔后不相见矣!”

说罢骑着龙分水而去,全村皆骇。

这事越传越玄乎,有说那个白衣秀士其实就是泗水龙王所化,大概这位神仙和曹丞相一个好,当时相中了李杨氏,待她投河的时候又暗中相救,接到龙宫过好子去了。

后来一位朝廷官员路过此地,为李杨氏题诗曰——

古有文姬心向汉,今有李氏解危难。失节固难君子笔,救村仍堪烈卷。

我看完觉得故事倒挺耐寻味的,很新鲜的民间传说。

在那个封建社会,李杨是个失节还怀了孕的,被丈夫着自杀,成仙之后却又回来解救村民。

宋朝似乎也没那么保守,这位题诗的官员点明了一个大道理,虽失节在先,但救下全村功德无量,也值得称颂。

小王好像对石碑上的内容没兴趣,只对石碑的古朴质感有兴趣,觉得这应该算是一个景点,便让吴八一拿着手机帮他拍张合影。

章歌奇则蹲在地上仔细地看着石碑上的文字,一手托腮,眉快拧成疙瘩掉下来了。

我蹲下来小声问:“看出什么名堂了吗?”

章歌奇摇,“这肯定不是真相!龙王啥的都是神话,就算真有也不会看中类!你会觉得一只小长得好看,想和它大威天龙吗?我推测这个蛟化了,正好遇上大水,她就救了,然后被越传越玄。”

我惊讶地说:“除了你们捕蛟类蛟化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吗?”

章歌奇想了想,说道:“凡事都没有绝对,的体质很难压制癌症一样的蛟细胞,但是天时地利的条件下,也有很小的几率成功蛟化,书上不是提过型蛟属吗?”

我想起来了,“好像是有。这型蛟,既有蛟的强悍,又有的聪明,是种非常特殊的存在。”

章歌奇忽然意味长地说:“说不定,也许这只型蛟还活着……”然后他站了起来。

大兄弟问我们:“看完了吗?这上面写的有意思吧?”

我点点,又笑呵呵地问:“原来李杨氏是个呀,可庙里怎么供个龙王爷?”

大兄弟答道:“俺爷爷说,李杨氏是泗水龙王的婆娘。泗水龙王管着这片,李杨氏管着龙王,比龙王还大哩,自然是当龙王供奉。不过这庙几十年间被烧了,这些都是重修的,也没记得原来的样子。跟你们说,这些都是真事儿!俺们村里辈辈都姓李,这就是俺们祖上发生的事。”

我说:“老李家很容易出龙王嘛,这是我知道的第二位姓李的龙王,另一个是咱秃尾老李。”

大兄弟立马摆手道:“不对不对,秃尾老李是俺们山咚的。”

小王也说:“你记错了,那个是山咚的。”

我说:“不可能,黑龙就是他,我打小就听这故事。”

结果我们一边下山一边争执。

但后来我一查书才发现,老李的故事之所以流传,是当初那批闯关东的山咚带过去的,并附会到嘿龙江的名字上面,它终究还是山咚的神。

知道真相的我,为那天山道上的激烈争执感到汗颜,唉,一知半解害死

下山后,大兄弟先回去了,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赶紧找地方吃饭。

村里有家招待所的一楼提供三餐,吴八一坐下来,开心地翻看着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