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胸怀大志(1/2)
接下来的子,赵昕是
夜夜都在等消息,脑海中不时擦出的火花,赵昕便将之记在纸上,省得
后忘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些内容,可谓是涉及方方面面,最开始赵昕所思所想,大体都是关于如何增强大宋的军事实力,比如后世黑火药的配方,虽然他是历史学出身,然而作为一个男儿,对于这些方面自然还是有所了解的。
只是很快赵昕便打消了自军事方面手的心思,一个王朝的军队,向来是统治者最为重视的存在,宋太祖立国之后便指出:“本朝之重,莫过于养兵。”
祖训如此,继任者遂在荒年的时候吸纳流民进军队,可以说,这句话让宋朝成为农民起义最少的王朝,但是也让宋朝成为军费开支最为庞大的王朝,却也说不好对错。
况且,如何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拿出这黑火药来,同样是一个问题,说自己睡梦的时候有神告诉自己吗?呵呵,这话搁一千年前汉朝都没有
信,况乎如今。
军事不行,那就从工业手,推动宋朝逐渐实现工业化,可以发展冶炼业,造船业等,再不济,通过脑海中先进的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和流转过程中的损耗。
只是,又该如何突这重农抑商的政策,若是出身寻常
家,跑出去经商不失为一条出路,只是自己而今为皇子,若是真的去发展工业,在一群白胡子老
眼中,自己就是大逆不道,崇末抑本,一堆唾沫星子要
在脸上。
有没有什么工业,即可以迅速发展,又可以得到那些顽固不化的腐儒认可的。赵昕的思绪逐渐飘向这个角度。
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伪命题,就好比在问如何让奉行种族灭绝的法西斯接受犹太一样。
当然,天无绝之路,发展之初的法西斯同样得到了犹太财团的鼎力支持。最初发展是为了钱,之后搞屠杀别管名堂有多少,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钱。
而嘴上最是厌恶商业,斥之为末业的文们,却不会排斥一种行业,那就是和书籍、文房四宝有关的行业。甚至于一本古书,一张名
字画卖出黄金的价格来,他们也不会多说一句。
此外,赵昕也考虑过农业,农业为立国之本,除非社会发展到大家用机械身躯的地步,否则农业都是基础,平时可以进些好的粮食做补充,紧要关
还是要靠自己。
但是必须要承认,农业是一个高投,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
一家五,有自己的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老天爷赏脸,给个丰年,
完税负,可能就存个一年粮食。
想要真的在农业上赚钱,需要实现规模化。而大宋境内,三分之一的,没有自己的土地。剩下三分之二的
当中,有十分之一的
为上等户(占地百亩以上),上等户占据了八成的土地。
整体而言,百分之三的,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也就是宋代城镇发展地比较快,吸纳了大量
产农业,要不然换做之前的王朝,早就崩溃了。(这里取《剑桥中国经济史》的仁宗年间的数据。)
土地兼并的程度,从北宋建国初逐次升高,宋朝土地兼并高是公认的,因为宋太祖不抑兼并,但是并没有形成如东汉魏晋那样的大庄园,大多数都是一百到一百五十的小地主。
想要从这些家伙的手中拿到土地,哪里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
简单来说,农业是必须要发展的,但绝对不能够是优先发展的,这就是一个无底,不管你有多少原始积累,投
进去也不见得会漂起水花。
更何况,皇家本就有皇庄,搞什么规模化生产,到时候那些个大臣又要指责说与民夺利了。
想好后的发展之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了。
看起来很好笑,赵昕堂堂太子,有一个国家的底蕴支撑,也无法满足资本原始积累吗?
这句话,对也不对。
首先,若是换十年前,没有和西夏开战,国库还是有钱的,不必国库,单说皇家金库,也就是内藏库,就足以满足赵昕。
其次,赵昕是太子不假,但是太子是储君,并不是真正的君主,并没有绝对的财政支配权,事事都要求着赵祯,赵昕距离翅膀硬起来还有好一段的路要走。
最后,封建时代的积累再多,依照赵昕心目中的构思,也是远远不够的。
有钱行千里,无钱寸步难行。事实上,赵昕都已经想好了自己率先发展的行业了。那就是报纸行业。
民众有获取信息的欲望,而自己有着最为顶尖的消息渠道,而且皇室出身,本身就是权威认证。
获取信息的成本为零,派送报纸可以暂时借用驿站,等到发展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己独立发展。
赵昕闭上了眼睛,想着报纸发行天下,自己掌握传媒大权的那一刻。
在后世,媒体被认为是另外一种公权力,可与政客对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