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给匠人扫盲(1/3)
赵维所居之处,乃是钓鱼城帅府所在,也就是后世钓鱼遗址中的石照县衙,位于钓鱼城正中偏南的位置,距离南城墙只有不足百米。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里原本是历任钓鱼城守将的居所和军政中心,可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内城本就不大,哪有地方给赵维这些单独辟出独院豪宅来?
所以,帅府后院几乎就是一个大杂院,三面的围院。
赵维和黛西娅住最西边的一个套间,只有一个小厅和卧室。
然后,就转着圈的排吧!
福王赵与芮一间、赵孟禧一间、文天祥一间、叠山师父一间,王应麟和王瑜父住正房的一个大套间。
王老爷子睡里屋,王瑜则只能挤在下住的小间。
张珏这些将领则是扬风格,都住在军营里。
杨亮节父子三则是睡在庙里。
至于福王、文天祥、叠山师父这老臣,起码得配个佣仆随从什么的吧?那么高的身份,又那么大岁数。
呵呵,没有!全由王瑜一承担几个老
家的起居。
就连黛西娅已经六个月身孕,平时需要有照应,也只是请了一个当地老
帮忙,还是住在帅府外面。
享受什么的,不是时候,也没有那个条件。
对此,几个老爷子也是开明得很,愿意做出表率。
而且,这种别样的杂院生活,在他们看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就像现在,一众年轻聚在一处,别管是读书的,还是提刀的,都抱着一件新之物侃侃而谈。老
家在后面听着,不由感叹,年轻真好!
......
“我跟你们说,这玩意别看它小,就一百来斤,可威力你们那是没看见啊,一炮,就把突烈忽儿那老小子给轰没了!”
......
谢明正在那吹的天花坠,却是赵维推门而出。
伸了个懒腰。一听他吹的正欢,言道:“别听他胡吹!扶桑回来的,属他炮打的最烂。”
大伙儿一看赵维睡醒了,还拿谢明打趣,哈哈一笑,都围了上来。
“殿下,这炮真那么厉害?”
赵维笑道:“以后还有更厉害的,只是咱们现在还做不出来。”
张起崖则道:“那这种能做吧?到时把咱们城,还有船上都装备上,打到重庆府去。”
不想,赵维遗憾地摇了摇,“难!”
小钢炮别看结构简单,可也非钓鱼城当下的环境可以生产的。
一是,他没从美洲带熟练匠回来;
二是,光那种钻炮膛的钻机,就很难在钓鱼城实现。
大伙一听,“也就是说,就这十门了?还是可惜了。”
曹琦苦脸,“看来,咱们还得受回回砲的气啊!”
没有小钢炮,回回砲还是当世最强的战争机器。
赵维皱眉道:“我看那回回砲也不是太复杂,咱们不能造吗?”
曹琦道:“以前试过,也缴获过一架打烂的回回砲,可是咱们的工匠都是代代相传的。说白了,就是父辈怎么教,咱就怎么学,到底是咋回事儿,他们也不知道。”
“你把他们造了一辈子的虎蹲砲换个样式,都要挠半天,更别说回回砲上那么多道道儿了,”
“反正费了半天劲,造出来的样子挺像,可一用起来就露馅儿了,不是那么回事。”
赵维:“......”
一阵无语之时,却是文天祥、王应麟走了过来,也加讨论。
“殿下不知,咱们的匠不是没有高
,只是高
太少了。”
“大多数匠都是传自父辈依葫芦画瓢,你让他这里加一尺,他要想好久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加一尺,为什么不按原来的做。”
“而且,这里加一尺,别的地方也跟着加尺寸,多数匠连字都不识,更不会算帐,就弄不明白了。”
“哦。”赵维了然,说出一句,“就是工都是文盲,素质太低呗?那教不就完了?开个扫盲班,专教匠
读书。”
众一怔,王应麟想了想,“大概正是殿下说的这么回事。可是,有这个必要吗?”
“有,非常的有!”赵维斩钉截铁,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就是个例子!”
赵维原来就是不学无术,而且是两辈子不学无术。
可啥叫不学无术?
就是不学习,一天天瞎儿快乐,还当自己啥都懂,其实却是困在那啥也不知道。
工也是如此,后世活生生的现实就是例子。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要求底层工的素质也越来越高。
十九世纪只要长手就能进工厂当工,到了二十一世纪你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