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举朝待命(求订阅)(2/4)
一个陈述,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之后,大伙儿随意!第一天不谈正事,吃吃喝喝,睡睡觉。”
赵维嘻嘻哈哈,尽量让张世杰这些没参与过这种议事形式的放松。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大庆殿开门,这里没有君臣,也没有尊卑父子,更没有规则!”
张世杰、苏刘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真是新鲜,没有君臣父子?把一帮往殿里一锁,就能拿出主意了?
倒是文天祥、赵与芮、谢叠山,早就习惯了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
在这个屋子里,用的是脑子,是这些的脑子,其它都可以放下。
文天祥已经把铺盖卷铺好,整个往上一躺,准备躺着听赵与珞和谢叠山的详报了。
赵与芮更是把朝服一脱,只穿中衣,盘腿坐在众之中。
“谁要点茶?武夷小团,从大宋带过来的哟!”
张世杰看着这老两位有些哭笑不得,这也行?
殊不知,这老几位正是用这样的状态,打赢了蜀之战。
那边,赵与珞已经见识过一回,也就见怪不怪了。率先站出来,做扶桑详报。
“如今,扶桑有大宋军民15万。其中,民不足8万,军7万余。其中水军5万、步战2万。比刚来扶桑之时,少了整整2万!”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追随宁王归宋,也有一部分现于海外探索。但大部分...皆身陨异乡。”
“身死的这些将士,大都死在探险的路上。也有不少是因为不适应扶桑水土,疫病而亡。”
“也就是说,大宋现在可以动用的军事力量,只有7万!”
......
“新崖山,以及大宋各个城池的土,现在16万。在南方各矿藏之地,还有1o万佣工。”
“加在一起,一共26万。这些都为大宋雇佣,已经过了宋总数。”
“礼部派遣礼使的土城邦有28座,其中,布查八部皆有宋使,玛雅6城、阿兹台克13城、库斯科1城”
“受6相等在各城宣讲理学的影响,除了布查八部尚且温和,其余诸城都先后对大宋表达过不满。”
“上个月,在库斯科城还生过礼官被袭击的事件,死伤数
。但库斯科国王的态度值得商榷,只是遣使来表达的歉意,并未处置肇事者。”
赵与珞把扶桑大宋从军事到民生,再到外的
况,详详细细与众
分说。
虽然张世杰等扶桑臣子对此都是了然于胸,可是出于朝议的习惯,还是听的很认真。
等到赵与珞说完下来,换谢叠山上去细讲中原、东瀛四岛,以及北条时宗朝的近况和详报,众听的更是认真了。
“元军现在6o万大军屯于东瀛,由伯颜与张弘范二总领。”
“迟迟未渡洋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忽必烈很谨慎,对渡洋船只,还有沿途探索的要求很高,以保证万无一失。”
“另一方面,则是元朝国力之限,无法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渡洋作战。忽必烈需要先稳固江南等地,平息叛,将战区化为粮产区之后,才有底气出动。这几年,他也一直在做出努力,对江南等地百姓温和很多。”
“如今,随着罗平义军,还有德庆义军出走四川,湖广、江浙的叛基本平息。估计最多两年,便可成行。”
“而且,忽必烈知此行甚远,所以6o万元军不但携带了战争兵械,还有大批牛羊,以及农垦物资。他是打算一步一个脚印地蚕食扶桑!”
“另外,北条时宗那边,有军二十万、民三十万。自祥兴四年渡洋登6之后,三年间一直在耕广植。之所以没有向南进兵,甚至探索都没有,正是因为全民都在屯田,无暇分身它务。”
“目前,北条时宗最内6的一个城镇,已经接近大6的中心地带。因为有大面积
场的缘故,他从东瀛带过去的虾夷马、东瀛马种已经在壮大,开始组建骑兵了。”
这些东瀛的报不是赵维自己拿来的,而是得益于锦衣卫在元朝的布置,从元
手中得来的,比扶桑宋廷还要详细。
不得不说,忽必烈在报工作上,也下了不小的力气。
谢先生一番详报说完,众先是沉默半晌,随后都生出一丝明悟——不可能!
不是不可能如成王和谢先生说的那样,而是宁王的那个战略目标,在这样的态势之下就不可能达成。
两年...5o万!
事实上,即便没有那么多阻碍,也不可能有5o万啊!
扶桑水6之军全算上只有7万兵,哪给你变出5o万去?
每个的脸上皆有
霾,甚至有点绝望。
没办法,差的太多了。
别说蒙元大军,就连东瀛倭国也没法比。
赵维看在眼里,也不着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