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印传奇纯爱版(25)(7/10)
吾答不上来。
她问我还上不上学了,我说明天就走呗。
半晌,我吸吸鼻子,又说:「你不回去,我哪儿放心啊」难得的甜言蜜语,当它们打嘴里溜出来时,我也是大吃一惊,登时心里怦怦直跳。
而母亲,只是哼了一声。
饭间母亲问起乐队的事,我说很好啊。
理所当然,谁也没有提及父亲,多么古怪的默契。
父母之间的事我从没想过问,我没问母亲打算怎么办,没问她准备在外面住多久,甚至任何会让联想到这件事起因的东西我都会主动屏蔽掉。
漩涡就在那里,而我很可能是它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条尾也足以令
羞愧难当。
母亲叫了个牛犊火锅,吃得满
大汗。
虽然之前一直在推脱早饭吃得很饱,一旦起筷子,那些僵硬扭捏和装模作样便迅速被抛诸脑后。
母亲问我这几天都啥了。
我笑笑,故作夸张地吸溜吸溜嘴,说啥都了。
她瞥我一眼,随后便没了言语。
周遭声鼎沸,水汽袅袅,某种密不透风的油膜将我们紧紧包裹。
好半晌母亲才开,她只是叫来了服务员,说下面吧。
待服务员离去,母亲终于再次面向我,她让我快点吃,说这大雨天堵车路可不好走。
在我埋苦
时,她突然问:「这几天也没跟陈瑶联系?」或许是太过突然,我险些给噎住。
猛灌几水,我才能说出话来,我说:「当然联系了!」母亲努努嘴,却只是点了点,然后《寄印传》就响了起来。
这通电话持续了许久,在我左顾右盼几近不耐烦时母亲才回来。
她吩咐我八号早一点起来,说给找了趟去平阳的顺风车。
我能说什么呢,我说好。
再次踏风雨世界时,母亲说:「年轻
要有自己的目标,不要老搞些
七八糟的」我瞥过去,撑开伞,她却不看我,只是挽上我胳膊说:「帽子戴上」于是我就戴上了帽子。
我环顾周遭,灯红酒绿,天空污浊得像幅褪色的水彩画。
这就是2004年十月七号二十一点十二分的平海。
********************九号一整天都在排练房玩,鼓手没归队,我就客串了把鼓手。
大波说:「你个节奏感行啊,以后你来打鼓得了」当然,这是瞎
胡扯。
倒是他老从北京捡回了一书包的洋垃圾,多是4AD八十年代的唱片,能否欣赏得了另说,幸福感满满是肯定的。
「这年啊,」大波感叹:「连王磊、丘大立的碟也卖不出去啦,没
听了,再没
听打
了」下午到了饭点,难得大波尽兴乃至要请客喝酒,陈瑶却说有事,一把给我拽走了。
至于是啥事,她老守如瓶、装聋作哑。
没有办法,我只能在后面跟着。
在校门的石狮旁,陈瑶停了下来。
她冲我笑笑,我也冲她笑笑。
但恕我直言,不说依旧火辣的夕阳,这稀粥般来
往的,你这么一杵,实在有些愚蠢。
兴许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喊,陈瑶朝停车场方向走去。
然后一辆奥迪A6便缓缓驶来,在我们面前堪堪停下。
接下来,陈瑶拉开后车门,抱了一床凉被出来——当然,后者很快便辗转到了我手里。
这时前车窗也摇了下来,如你所料,是陈瑶她妈。
我笑笑说:「阿姨好」她摘下大蛤蟆镜,也笑笑说:「你好」就是这样。
我以为她会打车上下来,但是并没有。
陈瑶走近,问她是不是还有事儿。
她妈张了张嘴,却被陈瑶一句话给顶了回去——「咋,不请我俩吃个饭?」饭点多,只好去了校宾馆。
当然,即便不多,就近吃饭的话她妈多半也会选择校宾馆。
陈瑶说吃火锅,于是我们就吃火锅。
在等待上菜的过程中,说不好为什么,我总感觉有点尴尬。
兴许这是硬抢过来的一顿饭吧。
陈瑶话很多,可以说肥羊和鱼片也拿那张小嘴毫无办法。
但她主要是面向我,乐队录音了,教学评估了,奖学金了——我不明白这些零狗碎为毛要挑在这个时间点说。
她甚至一本正经地跟我探讨练习110米栏的可行,除了硬着
皮信
开河,我也别无选择。
不知是不是陈瑶过于活泼,她妈显得有些落落寡欢。
这个一袭黑裙的很少动筷子,话也少得可怜。
撇开刚进门时对宾馆装潢的一番点评,我还真不记得她发表过什么宏论。
后来她妈起身接了一个电话。
回来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