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之青囊书院(36-40)(2/13)

所谓的伏魔经,就是格萨尔王身边的文书对他一生征战的记载。

格萨尔王鏖战一生,降服了藏地一百五十多个部落,其中多得是占据一地自立为王的小部落,也偶尔有妖魔鬼怪出现。

唯独这雪域魔国不同,居然占去了全书叁分之一的篇幅。

这伏魔经又有规章,第一篇必然是剿贼檄文,便如同当年陈琳为袁绍写的《讨贼檄文》。

藏汉虽然民风不同,但格萨尔王烈烈战,自然知道师出有名的道理。

这其他部落的剿贼檄文,无非是说某个部落苛待人民,民不聊生,不尊善行种种。

偏这雪域魔国的剿贼檄文不同,里面竟详细记录了魔国大肆搜捕藏人以祭「蛇」,希望得脱轮回的邪门妖道。

正是因此才引得莲花生大士和雪域万军联合驱魔,以尊正道。

伏魔经中记载,魔国前人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一件宝物法器,形状如同人目。

这些前人知道此物难得,却不识关窍。

他们算得昆仑是天下龙脉之尊,所以一路迁徙至藏地。

驱使奴隶,绑架藏人,让他们在昆仑山腹中修建魔宫,建立起巨大恶罗海城,并且开始大肆祭祀。

此脉尊鬼母和魔国主祭司,迷信「鬼眼」之说,魔国附近的若干国家,无数的百姓都沦为了蛇骨祭品。

魔国中的祭师大多善于驱使野兽和昆虫,各国一时间难以对敌。

「那魔国确有高人,识破了行境幻化的关窍。

可是他们与密宗又不通,以为行境幻化可以重启轮回,以得永生。

却不明白如此做法,只能大致复原远古先贤的记忆,并不能凭空造物,更不是什么轮回之法」云水衣叹到。

魔国疯狂地祭祀,他们驱使妖奴,研究痋术,筛选鬼母,如此疯狂行径。

终于引得格萨尔王与莲花生大师携手,派勇士潜入魔域,将那宝物法器用计夺走,破了行境幻化的法门。

此后魔国的主城恶罗海城毁火,双方力量立时发生逆转,联军以百万雄师之军扫荡了妖魔的巢穴

此战除了伏魔经以外,也在藏地天授说唱诗人口中传唱至今。

「伏魔经上说,联军攻入魔国,亲眼见他们大肆祭祀,不顾人命。

竟将妙龄女子选来,烙上魔眼印记当做奴隶豢养,到了岁数只要没有身带』鬼眼』的,就悉数剜眼喂蛇,端的无道。

而那雮尘珠,大战之后就落在格萨尔王的手中,伏魔经说它』像玉不似石,似金不是金。

人目,有瞳有睑』」鹧鸪哨听得此言,竟瘫坐在椅中,这玉树宫本就是格萨尔王的藏宝洞,如此说来,这雮尘珠岂不是存在此地千年!偏偏这青囊一派是和摸金校尉合力破了此宝藏,如果当年有搬山门人在此间,他们岂不是早就得了那雮尘珠!世间造化竟如此弄人,尺寸之差,竟得如此因缘!「我知魁首所想,但请魁首宽心些。

一来格萨尔王破魔国之时,扎格拉玛一族还没有到先圣山,更没有身负诅咒。

二来,伏魔经上有言,魔国在藏地四处挖掘,就连我们所在的这个洞府,也是他们驱使奴隶不顾生死而挖得的。

格萨尔王大破魔国之后,认为此洞不祥,已经沾染了妖邪鬼祟,这才将一应珠宝法器存在此洞中,希望以佛宝之力压制妖邪。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这天下仅存一部的伏魔经埋在此间」云水衣知他心中所想,便宽慰他道。

「藏地独尊佛教,对其他教派难免看低。

但尤其是对邪门歪道,可以说是各个痛恨。

这雮尘珠流落中原之后虽然被历代皇帝视为重宝,但恐怕在藏人眼里,是污秽不祥之物,恨不能一朝毁去,根本不可能视为什么宝物。

因此,说不定在格萨尔王生前就遗失了」「师兄,祖师婆婆说的对,恐怕藏人不可能将此珠深入佛教宝洞,师兄莫要钻牛角尖啊」封门仙见鹧鸪哨面色沉重,便也出言相劝。

「师父所言,皆合情理,但是似乎还没有听到诅咒之言」封玉锵追问道。

不想鹧鸪哨悠悠开口,他听到此处,已经是全然明白了。

「我扎格拉玛一族前人发现了圣山下的鬼洞,传言族里的祭祀通过占卜得知东方有能看清这个洞的黄金玉石巨眼,于是就模仿着造了一只同样的玉石眼球,用来祭拜鬼洞,不想弄巧成拙却开启了灾祸之门。

想来正如前辈所说,这一番拜祭,并不是失败了,而是成功了。

魔国以蛇为奴,又将祭品烙上人目之印。

祭祀重启了行境幻化,唤出黑蛇,又叫它把我们一干人都当做了祭品。

因此各个打上印记,徐徐杀死」云水衣听得此言,面露欣慰,这鹧鸪哨确有慧根,能够这么快就举一反叁。

心道说不定此人就是解除扎格拉玛一族千年诅咒的关键,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