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米亚战歌】(第四章)(02)(3/5)

更是让她们动弹不得。此处顺利突

围至伊拉克境内的土军竟凑不成一个营,绝大多数丧失了士气而投降。

战斗开始的四十六小时后,土军已全面南撤至亚美尼亚和亚塞拜然南部,逾

半部队进伊拉克大不里士求庇护。伊拉克官方表示收容「 迷失的土耳其

乃是出自於道因素,希望俄罗斯及两亚政府能够谅解。

土耳其断然放弃佔领的举动让库塔伊西方面吃了记预料内却又感到意外的

惊,负责督导围攻计划的叶廖缅科少将有认识但不太亲的朋友中了乐透的

微妙感。

乐透大奖是种让确信机率不是零、但基本上没有认为真的会 降临在自己

身上的东西。无法期待的大奖实现於眼前是相当令振奋的事,奖落友家

则免不了一番尴尬:是要接近对方好期待犬升天?还是自己安於一个言不由

衷的现状?

换成当前势则是──趁机开启伊拉克战场?抑或继续将焦点放在安那托利

亚?

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共通点在於防守范围将大幅延伸。

伊拉克目前只对叙利亚宣战,开战与否的导权仍然在於俄方,理想状态为

保持零冲突的暧昧关系直到安那托利亚封锁作战成功。但是,如果能善用两亚盟

军甚至是对大不里士垂涎三尺的伊朗、同时打击土耳其与伊拉克,那么通往耶路

撒冷的路程将会短缩许多。

无论如何,半岛势尚未稳定,兵力有限的现在必须审慎思量才行。

西亚战事发的三年前,土耳其国内一支由政府扶植的极右派组织「青年救

国军」正式解散。表面上的理由是受戴的安卡拉政权已经「完成」,私底

下则是由於此一组织的中心思想和中央政权渐行渐远,安卡拉方面为防青年救国

军成为下一个库德工党而进行的整肃。重要部遭到暗杀、决策层作用顿失,

该组织纵然不满也只能仰天长叹。

根据知士透露,官方记录中确实有某几位大将此组织拿来与库德工

党相提并论,这对救国军成员无疑是种污辱──替祖国驱赶库德族出境、和库德

族相关激进组织明争暗斗长达六 十年的,正是她们这些热土耳其母亲的民族

义分子。

无论如何,这武装力量瓦解已成定局,中央亦不愿她们再度坐大。一些激

进分子的抵抗遭到军方强力反制,大多数接受招安的成员则被打散到各地机关担

任文职,近半数成员仍持续受到监视。

实质上分崩离析的成员们当然对这种结果颇有微词,然而在众怨气发以

前,来自俄罗斯的开战宣言早一步席卷而至。前青年救国军只好暂且把和祖国之

间的恨纠葛放到一边,齐心抵抗那进备战姿态的黑海强者。

就在和内政部大楼比邻的安卡拉三军总部内,一位遭到祖国 背叛仍为其处心

积虑的年轻文官,正背负着几乎令窒息的罪恶感置身战室。

安那托利亚军。

集结国内最具威望的将领团、最优秀的参谋群、长年镇守边境的实战部队─

─本国最锐常备军。

这样的一支部队在战争之初即迅速攻陷亚美尼亚,然而此一胜果只能说服对

战争感不安的民众,无法让忧国忧民的低阶文官对未来燃起一丝信心。

这是因为世俗派和教权派长久以来的政治角力崩坍了。

几个安卡拉政权下来,虽然几乎可以说是落实了教权派的作风,但是支撑着

土耳其国防武力的仍然是世俗派。原因很简单,教权派对於富国自有一套,论及

强兵,这可是不西化不行。握紧政权的教权派倒也不是傻瓜,她们给予以民族

义为号召的军十分丰厚的待遇,但剥夺这些的涉政权,双方各取所需,井水

不犯河水。至於眼见基层都被收买的世俗派将军们,就算再怎么反对政教一也

拿教权派没辄。

相较於政教分离的困难度,要想瓦解世俗派简单多了,那就是把世俗派集大

成的核心──安那托利亚军派出去紮实地打一仗。

胜负不重要,重点是让安那托利亚军陷泥淖,再以政治作抹杀这支部队。

如此一来就算对外势没紧急到全国动员,也能将事先准备好的后备部队常规化,

取而代之竖立起教权派国防军的旗帜。

一旦教权化从里到外彻底落实,她们左手一伸便得大英及北约看门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