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异世界之旅》第二卷-Prt2(11上)(7/11)
也敢提出来?”“并不是唯名论这种抽象的符号概念。
我想说的重点是:我们类通过思考和运动,去演绎和归纳了这些实在物,去给它们标上符号。
无论是其物体本身的概念、还是符号本身的概念都并不可以说是‘存在’,存在是被类定义出来的。
而存在的仅仅只有我们‘去定义’的运动本身,或者该说是物质与物质互的结果。
”“实在论和唯名论又是指什么啊?”春明见我和杨零讨论激烈,并没有打断我们,而问向潘多拉二号。
“实在论、或者说唯实论,是指一个物体(一个实在物),是完全独立于类的感觉、知识和思考的。
打个比方说,土御门春明小姐你闭上眼睛,潘多拉二号依旧存在一样。
同样的像是原子、电子、力这些哪怕类不去观测,它们也依旧存在;”潘多拉二号顿了顿给春明思考的空间“而唯名论是指,只存在某个单独独立的个体,事物之间的名称只是某种共相的联系。
比如潘多拉二号和姐姐都是潘多拉系列完全工智能
形机器
,而红苹果和绿苹果都是苹果……虽然它们都是统称某个名字,但它们的个体之间却完全不同,因此潘多拉系列完全
工智能
形机器
和苹果这两个其实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潘多拉二号和姐姐、红苹果和绿苹果这四个而已。
同理,类说的那种原子、电子、力并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有单个原子(比如说氢原子,不过氢原子也有同位数)、单个粒子、和单个量度单个方向的力……换言之就是类都是
,但是每个
又是不同的,而
这个概念是并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
这个概念共同相同点的共相’和‘全部单个个体的
’。
潘多拉二号解释了实在论和唯名论。
”最^^新^^地^^址:^^“呜……好像每个都有道理啊……”“你是想调和这两种观点,来个庸俗的辩证?”“并不,我也不想玩正题=A和反题=非A于是合题=既是A也是非A的庸俗、无聊的把戏。
我只是点明其类运动的本身而已。
”我摇了摇“比方说,现在面前有两个苹果,如果让一只猪来辨别的话,它们是一辈子都思考不出1+1=2的概念的——是只有我们
,通过定义和思考得出1和1,最后才得出2的。
”“你这不是理主义(理
思考高于感观认知,理
思考做为知识的来源。
比如当我们知道1+1=2时,就可以理思考得出2-1=1,2*1=2等等……)吗?”从世界这个形之下的器(物理学),讨论到形而上的道,正是有够漫长的。
但是,是时候该终结这样‘
无意义’的辩论。
“不,虽然我一直在说运动、运动本身。
但我实际想表达的重点其实是在‘’身上,而非‘运动’。
唯有的运动是一切。
那些加减乘除、物理法则看上去是‘动’的东西,实际上是‘静’的,因为它们丝毫没有改变,本质上就像是一个机器虽然内部运动,但机器
外部却丝毫没有动作的静止。
我们从外边上看,它们其实就还是一种和两个苹果放在那里不动的‘静’一样。
而我们从,苹果上看的苹果,那种形而上学的方法也是。
虽然通过一套妙的逻辑去构造了一个不可知的理论,但正因为它们是理论逻辑,是一种如同死水的运动,逃不出形而上的尽
,使其从一开始就让‘哲学’堕落了死点……而笛卡尔的树(整个哲学就如同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
是物理学(自然科学、自然哲学),从树
上长出的树枝就是所有其他的科学)也早已就是一颗枯竭的死树——”“……”讲得有点
,杨零还是细心听我的讲话。
(注3)“总而言之,我的意思差不多通俗地理解就是,数学是被们‘发明’出来的——
们是将世界这个形的一部分抽离出来,原来描述某种‘静’的‘运动’,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而这种发明正是那种无从生有的发明;类似于‘无限’不存在我们世界的任何实在事物,但我们还是得出了有无限这一概念。
而1+1=2也是,无论是1、还是2、还有加法……这些符号、公理系统、它们本质不同的概念都是们发明出来的。
”“那看来我们的根本争论点找到了啊。
我认为数学是被发现出来的、而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就是哲学和科学的相互作用——”我还没说完,仅仅只是歇了气停顿了一会,无意间就打断了杨零的发言。
他现在一脸不爽地瞪着我,但我为了能将脑海里的想法顺畅说完,没有给予理会。
“正像你说的,康德哲学的‘先验’哲学拯救被休谟问题而陷无理的科学,而他的时空观又‘阻碍’了自然哲学……这在过去同样也是,无论亚里士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