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烽火 第七卷 乐以治心(09-12)(3/6)
。众齐齐地拍手称赞,令晖赞道:“好俊的手法,这比投壶可厉害多了。哪位来和她比一比呀?”正说着,只见“戊”也不起身,两根手指夹起一粒黄豆,只信手一扬,那黄豆竟直劈竹筷,将其断为了两条。众
一时还未反应过来,半晌才醒悟,都忍不住打
规则叫了声“好”。“戊”也不等令晖开
,与“乙”一扬手,便饮尽了一杯酒。
令晖道:“以前在汉中时与行酒令,多是些文
骚客,今天这令才算见识真工夫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识乐斋文士才
也不少,总该有
出来对首诗,我们这酒令才算完整吧?”
她看了看还没动过手的四,只见“甲”似乎新有所动,缓缓地提起了笔,在纸上写了半天。待他写完,令晖忙拿过来观看,一边道:“好词,妙极了。我给大家读读。”
家宅阔,闺门锁,玉当
曾安坐。春云淡,霜花寒,莹静少
,懵懂少年,念,念,念。
西风过,边城,远途无悔秋叶落。新愈
,
愈坚,遇海结发,逢济飞仙,愿,愿,愿。
她读了一遍,似乎还没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又读了一遍。正读时,“丙”已在纸上写着什么了,待她第二遍读完,“丙”也将一首词给了她。令晖拿过来一看,正是一首和词,当下击掌赞道:“我们府上果然是
文荟萃啊,和词说来就来。”
平棘巷,定襄坊,四时仙乐听谁唱。红颜俏,才高,素手调羹,慧新明道,妙,妙,妙。
紫柏望,关中向,少伊天下皆须忘。华林笑,识乐烧,间已去,梦中携老,熬,熬,熬。
令晖反复咀嚼着这两首词的妙处,一时竟忘了让两饮酒。“甲”、“丙”二
相视一笑,举杯同饮了一
。
过了半晌,令晖总算反应过来,这时只还有两个没动过,忙看看“庚”、“辛”二
。“庚”和“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偏生两
又坐在一处,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最后“辛”终于忍不住了,开
道:“无奈无奈。小陶啊,最后还是要阿兄我来陪你,咱兄弟同饮一杯吧?”“庚”眼睛一直,忙回
向令晖道:“报告令官,小和他违规了,要罚他的酒。”
令晖一听,皱眉道:“宝郎,以你的文采,前面的谜语怎会答不上来?还有和夫子,我们这里打谜行令,还有水平比你更高的吗?记得你刚来上邽时就给我们露过一手,怎么今天却一言不发?”“庚”和“辛”又是四目相对,继续闹着别扭。
令晖无奈,只得让仙姬过去替他二卸去易容,两
果然就是陶贞宝跟和其
。和其
抢先道:“令官,我来告诉你宝郎为什么不开
吧。他是怕答出来
家的题目,万一对方是个
子,他在你面前会尴尬。而我老和一早看出了他的新思,只好落到最后陪他了。嘿嘿。”说着他自斟自饮了一大杯酒。
陶贞宝挪到了令晖身边,轻轻搂着她,中却还不服输,道:“小和他肯定是和玉娘串通好了作弊,不然他怎么知道我是谁。”吓得仙姬忙道:“陶家阿兄我没有作弊,除了我谁都不知道你易容成什么样子了。”令晖笑道:“玉娘别理他,宝郎就是个小孩脾气。我猜和夫子不仅认出了宝郎,其他
他也全认出来了。既然和夫子是第一个开
的,那就罚你把大家的身份揭穿吧。”
和其忙不迭地答了声:“是,令官。”然后站起身来朗声道:“最好猜的自然是用黄豆
竹筷的‘戊’了,除了
侠,还有谁有这功力。”仙姬过去揭开“戊”的易容,正是木兰。
和其道:“至于两首词的主
也不难猜,自然是这里除了令官文采最好的两位才
,檀小君和寻阳公主。”易容揭开,“甲”和“丙”正是兰英和寻阳。
和其又道:“第四个易猜的是‘已’,他的那个上联极具禅意,若非出身佛门的兰陵,断难想出这样的联。虽说令华小师太也是佛门中
,可论起禅机来,自然还是差兰陵一筹的。”那边仙姬已经在动手揭秘了,“已”正是高长恭。
和其笑道:“那么除了兰陵,这里还有谁有五袋之上的武功,能用筷子作武器呢,当然就是小师太了。”“乙”正是令华。
旁边陶贞宝打断道:“嘿,这五个自然好猜,接下来的三个我看你如何猜。若猜不出,今晚非把你灌醉不可。”
(按:本回的谜语据传说是名医李东垣写给徒弟罗天益的。对联则摘自梅兰芳大师的名联,原联为“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作者不才,擅自对了个新下联,将禅意放了进去,自我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借用了南北朝以后的谜语对联只为雅趣,别无他意。)
第十一回姊妹
谁知和其道:“这有何难。第一个谜语的谜底号称医家三宝,是行医之
必备。主母和影儿虽然未必真个用上,但岂会不知。而‘壬’就坐我旁边,刚才我看他是听到了兰陵给出两个答案之后才写出自已的答案,说明他并非一下子猜透了谜底。兰陵没猜出来是因为他对这些物事不1,而‘壬’之所以在听到后两个谜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