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武唐之白玉老虎(02)(2/3)
的声音懒散中又夹杂着一丝不满,但却听不出愤怒的感觉,好像根本不在乎李青有没有来参加朝会似的。
原来自己刚刚走神了吗?李青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大臣们都是以一副诧异的神注视着自己。
「回禀圣,小王刚刚在听工部尚书汇报幽州旱灾的事
,听得
神了,不禁思考起了对策…额…小王以为治理旱灾应当……」
「好了,别说了…你什么都不懂,净会瞎扯……」皇不耐烦道。
「那小王向圣汇报一下安西四镇……」
「也不必了,朕看过大都护的传信奏章,里面说你这几年来无功也无过。」
「这……」连番被皇打断话音,李青心里生出了一丝不妙的感觉。而见他不受
皇待见,以武三思为首的一众「武家」臣子也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窃笑声。
「既然无功也无过,那便算你圆满度过任期了,之后便留在洛阳,好好辅佐太子吧!」
与太宗皇帝相反,皇治国对内狠戾,对外反倒是「大方」得很。武周朝期间,安西大都护府区域连年遭受吐蕃与后突厥诸部的侵略,领土面积较高宗全盛时期减少了接近一半,仅就高昌这一贸易要地就曾多次易手他
,沙场上的失利致使都护府对西域诸国的掌控力大大降低,不少属国暗地里都有了脱离的打算。而面对这种
况,
皇不仅没有加强军事建设,对外释放帝国称霸的决心,反而还滥杀军中名将,执于排除异己,对驻地将领的要求也因此而降低到了只要能抵抗
侵便可加官进爵的程度,所以李青无功也无过的政绩在她看来反倒还算得上是过得去了。
反之,若是在太宗与高宗皇帝时期,像李青这样的皇室「饭桶」,怕不是就再也没有机会参拜早朝了。
「是啊!赵王不必自责,像你这样的,在一众皇子当中已经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皇室中能出个你这样的饭桶…额不是…俊杰!俊杰!实乃李唐之幸啊哈哈哈!」作为追随皇「鸠占鹊巢」的主力大员,太子未来的
号竞争者,梁王武三思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打击政敌的机会的。他的嘲讽引来了一众武氏臣子的附和,就连一些原本忠于李唐但又有些摇摆不定的臣子也不禁冷眼撇向了李青。
李青憋红了脸,虽然不引起政敌的过份重视本就是他自父亲逝世之后暗暗给自己定下的基调,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差点就忍不住大骂了。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皇亲国戚,小王在梁王面前可不敢称什么俊杰,小王只求恪守本分就好,倒是梁王您锐意进取,也要识善用啊,可不要被部下拖了后腿,还徒劳无功一番!」想来想去,李青还是打算按下内心的怒火,用同样的方式还击武三思。
他这是暗指武三思向皇进献二张兄弟,欲要效仿吕不韦通过面首掌控
皇,结果却遭得宠的二张兄弟转过
来打压一事。这事在朝中已经成了「偷
不成蚀把米」的典型,害得武三思被群臣嘲笑了好几年,也一度让他失去了
皇的恩宠,若不是武家子弟比李唐宗室更加窝囊,无
可用,怕不是他早已遭到贬黜了。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阵窃笑声响起,只不过这次的笑声是以太子为首的一伙发出的。
「你小子……」被李青戳到痛处,武三思气得胡子都发抖了。他欲要发作,却听得龙椅之上传来了一声厉喝。
「吵什么?两位亲王在朝会之上斗嘴,成何体统?」
「臣侄知错。」
「小王唐突无礼了。」
真龙动怒,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紧接着又听皇道:「李青你年纪也有二十了,可曾考虑过婚娶册妃啊?」
李青不知皇这话是何用意,只得犹豫道:「回圣
,小王暂时还没有成家的打算…正如刚刚梁王所说,小王无功无过,犹如白纸一张,目前打算先
出点政绩再考虑婚娶之事……」
「嗯,朕理解你,但你年纪也不小了,可以先成家再立业嘛!作为李唐的子孙,你最优先考虑的应当是为宗室开枝散叶。」皇郑重道。
在这一点上,她倒是与普通的老没有什么区别,对小辈的期盼总是婚娶大于成就。
「这…可是小王目前还没有合适的选。」李青从
皇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压迫感,生怕她给自己挖坑,所以只能勉强推诿道。
「这你倒是不必心,半年前
兹国使团来访,他们的使节提出联姻之请,朕答应了!」
「后你的王妃便是那
兹国的长公主——哈依克孜.依娜尔,她年芳十七,才德兼备、美艳动
,又是正统的王室后代,与你门当户对,你在安西都护府驻扎时应该也曾见过她吧?她对你印象很
呢!如何?朕私自帮你许婚,你该不会怪朕吧?」
「这…圣能亲自为小王许婚是小王的荣幸…不过…小王已经记不得自己有没有见过这位公主了?」李青当然是见过依娜尔的,不过那次是在
兹国招待的国宴上见到的,仅是隔着几十米的长桌远瞟了一眼,当时她的脸上还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