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同人SM版(05-4)(2/4)
一个为长歌诊治把脉,可是结果都是一样,郡主脉象平稳身体无恙,可她就是无法清醒过来,太医们也都束手无策。
后来还是听取了司天监的台正袁天罡大的建言,去大慈恩寺请来了玄奘法师为长歌诊治,玄奘法师是位得道高僧,年纪虽轻可极具慧眼,他一见到床榻上的长歌,就说她被一
邪祟侵
了身体,之后玄奘法师诵经作法,告知众
,邪祟已驱,郡主十二时辰后会慢慢从梦境中醒来。
法师临走时留下几句话给长歌:「郡主此次的劫难还是因其执念太重,世事不可强求,放下执念,顺其自然吧」书中暗表,这一切都是因为奕承公主带来的那幅画,那画的确是奕承公主花重金请画师绘制的,她又请了一位西域的妖僧为此画作法,当长歌见到此画中的自己时,就会陷梦境,无法自拔,而且终生无法解脱,形同废
,如没有高
解救,长歌就只剩下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不过此画只对当事李长歌一
起作用,旁
看了也不会怎样,而且此画对长歌也只有一次效用,以后即便长歌再次看这画也不会陷
梦境了。
奕承公主所做的这些事,涉尔毫不知
。
李长歌又问起盟约的事,阿伶和阿俐告诉她,因为奕承公主的搅局使得各部族首领和使臣都拒绝和大唐签署盟约。
他们担心如果各部族一旦与大唐结盟,就会与阿诗勒部对立,这样有可能与阿诗勒部开战。
而大唐又相隔万里,不太可能及时出兵保护他们。
长歌又问起弥弥古丽,阿伶气愤地告诉长歌,弥弥古丽原来是奕承公主安在长歌身边的一名
细,一直以来在躲在暗中为她主子通风报信,如果不是她,奕承公主他们也不会赶到长安来阻止这次的盟约,害得长歌的计画功败垂成,在那天之后,弥弥古丽就回到了她主子的身边。
阿伶忽然又想起一事,道:「对了,阿诗勒涉尔和奕承公主已经离开长安,返回定襄了」
最^^新^^地^^址:^^长歌问道:「为什么?」阿伶答道:「听说是定襄传来消息,延利可汗病逝了,奕承公主就带着涉尔回去继承汗位了」长歌觉得延利可汗的病逝可能与奕承公主有所关联。
长歌让阿伶和阿俐扶她起床,沐浴更衣后,长歌随便吃了几饭,便让阿伶和阿俐帮她准备果品,她要去荣恩寺祭拜母亲的灵位。
长歌刚苏醒过来,身子疲惫乏力,便让阿伶陪她一起去,阿俐留下看家。
长歌先去的大慈恩寺,想拜会一下玄奘法师,一来是想当面对法师表示感谢,二来是想向法师请教她生末来的道路,可惜在大慈恩寺的门
就被知客僧
告知玄奘法师外出不在寺中,长歌很失望,那知客僧
又说,玄奘法师早知郡主会来拜访,有留言给郡主,说他末来将会远行,他和郡主还有见面的机缘。
荣恩寺里,长歌跪在瑾夫的灵位前,从开始的低声呜咽,到后来就像一个孩子那样发出哀鸣般的哭泣,长歌哭自己,哭消失了的亲
,哭她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哭她的茫然,哭一切的一切。
长歌甚至想就这样哭死,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根本没有脸面去见她的亲。
她又想起母亲与她最后一面时的嘱托,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长歌觉得自己好累,连隼也离开了,她现在要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她今后要何去何从呢?感觉好无助,感觉好孤独!长歌在母亲的灵位前梨花带雨般地哭了很久,后来还是在阿伶的劝说下,返回了四方馆,刚一进门,阿俐就捧着一个木匣迎上来,说是阿诗勒部的使者拓辛思力刚刚送来的。
李长歌觉得很是怪,她走回内室,在梳粧檯前打开了木匣,木匣内放着一个大环和一封信,那个大环纤纤细细,打造得十分巧,上面刻着怪异的花纹。
长歌拿起大环仔细一看发现这分明是一个项圈。
项圈的外壁上镶嵌着一个小圆环,应该是连接锁链或绳索的,内壁和边缘打磨的十分光滑,内壁镌刻着一长串的文字,长歌凑近细看,前面一串看不懂的文字,应该是突厥文,后面则是小楷,分明是「李长歌」五个字,长歌顿时满脸通红。
长歌放下项圈,展开那封信观看,竟然是阿诗勒涉尔写给她的,内容大意是:「自李长歌从?州逃走后,涉尔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涉尔甚至说后悔当初对长歌所做的调教手段太过残酷,而在四方馆中再次见到长歌后,涉尔就做出决定了,他已委任拓辛思力作为阿诗勒部的使者向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提出和亲的请求,而且和亲的对象就是李长歌。
涉尔说已向大唐提出,只要和亲成功,必定与大唐签署和平盟约,届时原和大唐之间从此再无战事。
涉尔知,和亲能否顺利完全取决于长歌。
如果长歌愿意,就将木匣中的项圈戴上,这项圈是涉尔找能工巧匠用玄铁打造,虽轻巧却极坚固,这项圈并无钥匙可以打开,两个半环扣到一起,这世上如何工具都将其无法环分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