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成人版)】第三卷(29)(4/5)

一些。

郭怀忍不住笑道:“其实诸多事情当中有不少是你娘亲挑起的,名棠与本官实是被逼无奈,她还好意思说。

楚铮想想以母亲的性子确有可能,不由得咧嘴一笑。

郭怀收敛了笑意,道:“楚将军,今日令尊曾在酒席上提及让你去边疆大营带兵历练,本官并末答应,你可知为何?”

楚铮小心说道:“想必是末将年纪尚小,不足以服众吧?”

郭怀道:“并非如此。

你统领禁卫十一营不到两年,十一营便在军中比武中连连夺魁,是今年在京城大校场风头最劲的一营,由此足可见你之才。

你如今已是偏将,若去了边疆大营必会统率数万大军,可本官觉得你不适合任此职。

楚铮默然,郭怀在朝中向来以心直口快、从不虚言著称,他既然说自己不适合领军,但有他的道理。

郭怀见楚铮有些沮丧,忽道:“但若你再大个十岁,边疆大营统领之位若有空缺,本官第一个保荐的便是你。

楚铮一震,瞪大眼睛看着郭怀,不知他究竟是何意。

郭怀继续说道:“你可还记得春季在京城大校场禁卫军比武最后那项比试‘夺符’吗?”

楚铮点点头

禁卫十一营便是在那时大展雄风的,一十七项比试十一营有十项独占鳌头

其中就包括最后一项“夺符”,就是将半块兵符悬挂于一座简易搭成的三层高楼顶处,先取得者为胜,采取类似后世的淘汰制,各营之间捉对厮杀,胜者进入下一轮

楚铮所率的十一营所向披靡,没有一个营能踏上第三层半步,这也是十一营最为得意之事。

郭怀道:“你所率的十一营两百名军士各分职责,相互支援。

一部支撑不住,各部分头来援,前后有序,主辅分明,且环环相扣

,不出半分差错。

可本官却从此看出,你在边疆大营中,上可为大营统领,下可为数千人的校尉,就是不适合领数万人的偏将。

”楚铮起身道:“请尚书大人指点。

”郭怀道:“禁卫军虽与各边疆大营平级,但只有几万人,各营偏将其实行使的是边疆大营校尉之职,你能将十一营调教到如此地步,自然可胜任边疆大营校尉,不过此乃说笑而已,当朝太尉之子怎可能去任一冲锋陷阵的校尉?”楚铮不由得苦笑,难怪父母都说郭怀对世家子弟有偏见,这时候也不忘讥讽几句。

“偏将可率数万大军,在沙场上通常镇守一方或专攻一面,稍有闪失便可导致整个战事失利。

你的用兵之道过于繁琐,环环相扣,步步为计,一环有失便是满盘皆输。

要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沙场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手掌控,似你这般十战九输。

而且作为一名偏将,不可有太多主见,只需全力执行大营统领之命便可,即便全军覆没也不可有所动摇。

可你身为太尉之子,各大营统领如今大都是你们三大世家族人,对你定会照顾有加,你又是自认不凡之人,统率数万兵马难免会自作主张。

事关大营得失,你让本官如何放心让你去边疆大营任职?”楚铮冷汗涔涔,郭怀说的并不错。

虽说与外公王老侯爷学习兵法后,楚铮从不认为自己比世人高明多少,但真到了沙场上,难免会自认为比这世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经验,一时冲动之下便依自己主张行事,也许可能会成功个一两次,但面对薛方仲这般绝代名将,这种侥幸能有几次?郭怀又道:“可大营统领不同了,面对下属几十万大军,就应算无遗漏,步步有后招,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切不可仅指望一部兵马,似赌徒般孤注一掷。

这些你都具备,而且凭楚家的权势,无论朝中、军中都不会有人为难于你,因此十年后便可为一方统领,或许……还无需十年。

”郭怀沉吟半响,忽然叹道:“当年你父亲少年时兵法武功均不如我,但到了后来在沙场上成就却不在我之下,便是因为此故了。

你与你父亲颇为相似,生来便不愿屈居于人下。

”忽然远处竟传来兵刃交击之声,楚铮这才发现已经到了四更了。

郭怀猛地站了起来:“有敌袭营!”楚铮拜道:“尚书大人,末将这就去看个究竟。

”说完转身便向营内跑去。

十一营的军士经过楚铮一年多的操练,已是禁卫军一等一的精锐,虽有些措不及防,

却丝毫不乱,营内的军官渐渐发现来袭之敌只有数百人,正面迎敌之部有意识地渐渐向后回撤,侧翼的军士已经悄悄地断了来敌的后路。

楚铮此时也已赶到了,只见来袭之敌中有十数人手腕缠有白布,为首一人身材高大,黑发黄须,正是赫连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