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3)
于没有麻醉剂,只能靠伤者的意志强撑。
茅屋内一阵鬼哭狼嚎,大多数都能忍过去,忍不住的直接昏迷,反而方便李跃下刀。
自己不救,这些迟早也是个死。
死马当做活马医,李跃下刀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前世有过解剖的经验,这一世身体的原主刀法极为利索,一刀下去,稳、准、狠,净利落……
也不知道忙了多久,外面的天黑了又白,白了又黑,茅屋中的伤员才被一一救治。
其实能被捡回来,已经把重伤的排除了,剩下的也就清理伤、切除坏死的腐
、缝合、包扎等等小事,别说他一个外科医学士,手脚麻利些的护士也能搞定。
仔细检查了一圈,发现茅屋里脏到不忍直视的地步。
这时代的没什么卫生意识,加上全都是抠脚大汉,可想而知里面能脏成什么样子。
趁着今没有下雨,李跃带着十三个孩子把茅屋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又开了两扇窗户保持通风。
“多谢李领!”伤兵们分明将他当成了救命恩
,异常恭敬。
“先别谢早了,能否痊愈,还要看你们。”李跃救,一半是出于医者本能,另一半则是为了拉拢
心。
之后两,李跃向孟开要了些马
,熬成羹,分给伤员和少年们喝。
能活到现在的,身体素质都不错,有了食,伤
也在快速恢复,但仍有十七
伤
感染而死。
李跃有些无奈,这种小病在后世根本不算什么,这个时代却是要命的。
伤员恢复之后,相传,李跃“医”的名
在黑云山上传开。
“未想三弟竟有如此医术。”崔瑾盯着李跃,眼中带着许多疑惑。
李跃心中一紧,生怕被崔瑾看出什么端倪,正想着如何解释,崔瑾却早已自圆其说,“定是那本黄帝内经,三弟温习近十年,早该通晓。”
李跃依稀记得这本黄帝内经不是自己的,只记得幼年时在一个寡言少语的老仆辅佐下读书习字,老仆对岐黄之术颇感兴趣,那本黄帝内经正是他留下来的。
大概是八岁那年,老仆带着自己逃难时被追兵成重伤,后来没熬过去,撒手
寰,李跃连他的名字都没记住就成了孑然一身,几乎饿死,后来遇到了崔瑾,被他背回了黑云山,捡了一条命。
所以李跃跟崔瑾更亲密一些。
“略通皮毛而已。”李跃谦虚道。
“救死扶伤亦是大道,山上缺的就是大夫,三弟大有可为。”崔瑾没看出什么,其他更不可能看出什么。
李跃放下心来,想要活下去,首先要完美的融自己的角色,先适应当前环境,再适应这个时代。
孟开也来过两次,不过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切磋的,“治病不过是小道,武艺才是立身之本,三弟切不可荒废了!”
一边说,一边挥刀砍来。
崔瑾的剑法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极为潇洒,但孟开的刀法毫无花哨,直来直去,每一刀下去都有一与敌偕亡的气势,加上他远超常
的力量,往往一两刀之间,就能要了别
的命。
能看得出这套刀法极适合战场,而孟开也非常有猛将的潜质。
尽管穿着铁甲和盔,但刀锋贴着
顶呼啸而过时,依旧让
惊出了一身冷汗。
李跃不敢硬抗,以躲闪为主,偶尔刺出一刀,都是力求准,攻其要害,
他不得不回防。
十几个回合下来,李跃气喘吁吁,孟开眼中的战意却越发隆重,仿佛一被挑起野
的猛兽。
“锵”的一声,李跃手中的刀被孟开磕飞。
到底是孟开的巨力占了优势。
“三弟何以大不如前?”孟开满脸不悦。
以前能斗到五六十回合,现在十几个回合就完事了。
“小弟在季家堡受了拷打,身体一直未恢复。”李跃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其实这具身体的主,已经死在拷打之中……
一提起季家堡,孟开脸上青筋起,左脸的伤疤仿佛一张裂开的怪
,说不出的狰狞和凶恶,“他
必将季家堡
犬不留,为三弟报仇雪恨!”
“多谢兄长。”看他的样子绝不是说说就算了,李跃心中一半是感动,另一半则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冤有债有主,季家堡上下几千号
,
犬不留的代价太大了。
不过这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规则,现在讨论这些没有意义,攻打季家堡不知道要等到哪天。
季家堡不是泥捏的,山上的领也意见不一。
孟开郑重其事道:“这段时你好生休息,莫要
劳,把身子骨养回来,我们兄弟三
好做大事!”
有他的话,李跃不敢偷懒,有伤在身的借能用一次,不能每次都拿出来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