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节(2/3)
倭国,一则,可掩
耳目,二则,海贼行事,可以肆无忌惮一些。”
李跃一愣,难怪卢家能出一个卢循,这卢青也不是简单啊,杀放火,熟练无比……
大梁现在是天下正统,做任何事都要顾及形象,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
不然无故攻打海外,李跃一定会被安上一顶穷兵黩武的帽子。
如果是海贼,则没那么多的顾忌。
他们想什么就
什么,“国际观瞻”上也好看一些,毕竟大梁也要照顾一下属国的想法,凡事都要讲一个吃相。
“海航司、辽东水军设置这么多年了,是骡子是马,也该拉出来遛遛。”
受卢循、卢青影响,李跃心中一动,忽然有了一个对付士族两全其美的办法。
士族在中土是毒瘤,但若是在边地、或者海外,那就是华夏文明的捍卫者、开拓者、传扬者。
只要利益足够大,这些一定会铤而走险。
士族豪强是一柄双刃剑,关键看怎么用,更要看如何引导。
不过现在还是一个朦胧的构想,时机也不对。
大梁剿灭拓跋什翼健、拿下西域、统一江东,离不开国中士族豪强们的支持。
士族豪强也是国力的一部分。
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如隋炀帝一般扯到蛋了,就不妙了。
眼下的战略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然后沟通西域,夹击原,灭掉代国,然后聚西域、
原之力南伐江东,一统天下。
只要西域臣服,归顺梁国,便能在三五年内灭了拓跋什翼健。
十年之内,吞并江东,实现天下一统。
江山代有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十五年之后,谁知道江东会不会出现一两个力挽狂澜的牛?
李跃的战略构想虽好,但天下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春耕还没结束,拓跋什翼健的游骑便南下了。
两边已经形成了规律,秋冬李跃派黑云骑兵北上“狩猎”,顺便焚烧场。
春夏拓跋什翼健大南下,劫掠边地,
坏耕田,焚烧村落,颇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之意。
辽、幽、并、代、朔、凉诸州受其害,能抢就抢,能烧就烧,在当地鲜卑旧部的里应外合下,还攻
了代州一座县城,全城老弱遇害,青壮男
被掳走。
黑云军赶到,代国游骑早已扬长而去。
李跃大怒之下,将代州刺史、督将全都罢黜。
拓跋什翼健在原上越滚越大,明显能感觉到代国的实力越来越强。
装备虽然比不上梁军,但也有不少铁甲,送回来的刀矛也颇为锋利。
“拓跋什翼健从何处弄来这些东西?”李跃捡起一把从代国游骑手上缴获的长刀。
比环首刀略长,刀身略带弧度,不如环首刀美,有些粗制滥造,但用来对付百姓和镇军足够了。
比起以前,算是极大的进步。
弯刀利于劈砍,适合骑兵冲杀。
直刃适合步斩,骑兵劈砍,则容易折断。
春秋时,华夏也有弯刀,名为吴钩,但逐渐被中原战场淘汰。
这玩意儿绝不是中原产物,不过代国能打造铁甲、刀矛,是一件非常值得警惕之事,需要一定数量的成熟工匠,需要锻铁技术,还需要矿山。
代国在代郡、云中盘踞了近百年,吸收了大量中原工匠。
“看其形制,不是高句丽所出,便是从西域而来。”常炜拱手道。
“西域!”李跃眉一皱。
匈强盛,必然侵袭西域,历史上的突厥、回鹘无不如此。
代国崛起,肯定要与大梁在西域角力。
王猛在凉州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还杀了拓跋什翼健的亲弟弟拓跋孤,两万骑兵,片甲不归,肯定刺激到他了。
当然,以代国现在的实力,吞并西域肯定办不到,西域也有几个强国,但跟这些强国沆瀣一气,一起抵御大梁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这年谁也不愿跪在别
的胯下当孙子。
连江东那帮都知道反抗一下,更不用说荒蛮的西域诸国。
李跃不禁为刘应一行担忧起来,形势比预料的更复杂险峻。
凉州都收复快一年了,西域没有任何动静,实在说不过去,连吐谷浑这种荒蛮部落都知道来打个招呼,混个脸熟。
自永嘉之后,华夏衰微五六十年,西域不知换了多少茬
了。
第六百六十九章 将伐
西域什么况,李跃到现在还是一
雾水,敦煌太守索祥曾经上过一道奏折,提及西域强国有三,占据西域要道的
兹,天山以北由北匈
建立的悦般,天山以南,有狯胡国号称胜兵十万。
尤其是兹,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