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节(2/3)
“陛下!”海军诸将半跪在李跃面前。
眼下是五月,正是盛夏时节,大军集结、粮输送,差不多秋后出发。
“什么时候出兵你们自己决定,朕要万无一失!”李跃感觉自己亲手放出了一恶兽,让它张牙舞爪的扑向所谓衣冠高门。
“领命!”众色一喜。
东巡多,李跃差不多也要返回洛阳,准备这统一天下的一战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规则
李跃其实非常明白桓温的处境。
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骑虎难下,称帝看似之过急,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有登基才能平衡士族、荆州军、北方流民各种利益,是最优选择,不拿掉司马家,士族们的就永远偏向司马家一边。
登基称帝,也是士族们做出选择。
于桓温个而言,登基称帝是他几十年的夙愿。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此言早已流传天下。
换做自己,江东已经烂透了,也不差登基这最后一刀,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还能起死回生。
“桓温这是在做一场豪赌,只要如前几次那般挡住我军,他这个楚国皇帝就可以坐稳了。”太极殿东堂,刚回到洛阳的李跃气都没喘一,就召集众
前来商议军机。
“江东心离散,内忧外患,天下一统时机已至。”王猛拱手道。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望向李俭。
“桓温篡位,江东心不稳,的确是攻取江东的大好时机。”李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既然如此,朕进伐中路,太子进伐东路,桓伊、刘应为辅,景略镇守后方,输送粮。”李跃大手一挥。
灭燕,李跃为正,王猛兵突出,从上党穿行太行山,夹击慕容恪,取得梁燕决定的一战。
灭秦,沙苑之战,王猛阵斩苻坚,击灭氐秦主力,有灭国之功。
平凉,王猛高歌猛进,将凉州里里外外犁了一遍,方有今关中的安定。
这还是武功,其他的文功都没算在其中。
此番攻打江东,不能再让他去了。
否则就是功高震主,将来大家都不好相处。
权力运行自有一套规则,如果臣子的功劳比皇帝还高,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尤其还是开国皇帝。
不是质疑王猛的忠诚,而是跟随他的会推着他往前。
王猛在朝堂、地方、军中都有自己的势力,放任不管,将来肯定要出问题。
上一次平凉之后,王猛要靠自污这种低劣手段暂避锋芒,这一次若是顺利平定江东,李跃都不知道怎么封他了。
而且督镇后方也是一项重任。
如此规模的大战,也只有王猛、常炜这个级别的方能理清。
“怎么,你二有何异议?”见二
不说话,李跃询问道。
“儿臣领命。”李俭意识到什么,目光瞥了瞥王猛。
在权力中枢待了这么久,不可能还是当初的菜鸟。
之前的心事重重,应该是提前想到了此节。
这说明他已经是个合格的太子。
王猛很快就一脸坦然,“陛下安排十分得当,此战定能旗开得胜。”
“报陛下,中守将邓定、常璩等
举城投降,
蜀皆归大梁。”卢青在殿外激动禀报着。
常璩此李跃有些印象,曾作为桓温使者出使过邺城。
常氏也是蜀中大族,如今薛强、周楚已经攻蜀中,
蜀豪强选择替桓温陪葬,还是选择依附大梁,一目了然。
以前打着晋室的旗号,还能安抚蜀
心。
如今桓温撤掉最后一层遮羞布,晋室所剩不多的正统也就
然无存了。
“知道了。”李跃没太惊讶。
蜀豪强这时候还为死战,才是一件咄咄怪事。
中拿下,江南防线就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长江的优势去了一半。
“儿臣有一事不明。”李俭开道。
“说。”李跃和颜悦色。
“前者谢家已经与父皇联姻,谢安一时之俊杰,应该知晓江东不可长久,为何还不来请降?”
江东这艘船在狂风巨
中摇摇晃晃而不沉没,功劳最大之
是谢安。
当初王氏与桓温叫板,如果谢安站在王氏一方一同发难,只怕桓温连楚王都当不成。
仔细来看,桓温的种种行径,其实都有谢安在暗中推波助澜。
说不定两私下早已结盟。
“不必高看谢安,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谢家,桓温的楚国有一半是谢家的,你说谢家是愿意来大梁当贰臣,还是愿意与桓温共治天下?”
lt;dv style=“text-lgn:cente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