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3)

朱允熥一眼,在见到这小子正对自己使眼色,旋即明了过来。

清清嗓子,李景隆大手一挥:“今课业便到此了,二位郡王便在府上用膳之后才行回宫?”

朱允熥揉揉瘪下去的肚子,点点算作答应。

一旁的朱允炆侧过身子,满是不悦的在嗓子眼里嗯了一声。

正常气氛并不怎么愉悦的用餐结束之后,朱允炆几乎是夺门而出,出了曹国公府,闷闷不乐的回到了马车里。

曹国公府门前,本不需要亲送的李景隆,却再一次陪着朱允熥出了府。

“允炆有句话未曾说错,我等虽为武,然穷兵黩武却要不得。”李景隆现在是真的将朱允熥当做自己的学生去传授的,心中那份帝师的念想也淡了一些。

他欣喜的盯着朱允熥:“不过,你能知晓兵家军阵之事,与王道并行,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话,他看向远远的停在街上的马车,挪挪下:“回宫吧,明该为你们讲练兵之法了。”

朱允熥作揖拜别,在李景隆满是赞赏的目光中,渐行渐远。

方至东宫。

朱允熥下马,还未站稳,就看着朱允炆往宫中奔去。

他还未多想,那宫中高墙甬道下,已有一名太监赶了过来。

“允熥郡王,陛下要您过去。”

第十五章 这孩子和咱颇有几分相像

身子刚刚跨进东宫的朱允炆,耳畔听到此言,抬起的脚步悬在了半空中。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霾。

皇爷爷竟然叫了朱允熥过去,对他未有寸言!

朱允炆悄悄回,想要看清来

却不想,正当他回过看朱允熥的时候,却是正正好的迎上了朱允熥的注视。

朱允熥笑着问道:“二哥要一起嘛?”

“……”

朱允炆的顶闪过一群尴尬,他笑道:“想起来还有功课未曾作完,你快些去吧,莫要让皇爷爷等急了。”

皇爷爷是我的!

我才是皇爷爷最喜的孙子!

说完话,朱允炆转过身,已经心痛不已,努力为自己鼓足了勇气,提振,抬着挺着胸走进东宫。

看着朱允炆那毫无心机的背影,朱允熥轻笑一声,这才回看向赶过来传话的太监。

洪武一朝的太监,是没有存在感的。

悬挂在宫门的那块铁牌上,清清楚楚的烙印着‘内臣不得预政事,犯者斩’的警醒之言。

以至于这个洪武一朝的内宫太监们,不单单是无法预朝政。就连与外朝官员谈,都是被禁止的,更莫说是如后来的徒子徒孙们那般,在宫外大肆置办产业了。

过来的太监年岁不大,估摸不到四十。

见着朱允熥的视线过来,连忙躬身低:“殿下,陛下那边还在等着您。”

朱允熥点看向身边的孙成:“你们是回羽林卫驻地,还是就留在东宫?”

亲军羽林卫小旗官孙成抱拳答道:“指挥使今提及,标下此后便是殿下的亲兵护卫,虽兵牌还挂在羽林卫,但一应安排皆由殿下定夺。”

自己也是有手下马仔的了!

朱允熥不由的感叹了一声,道:“让其他都去东宫吧,你随我去中极殿那边。”

说完,也不管孙成等的心思,朱允熥当先赶向中极殿。

至殿外,朱允熥还未殿。

便见数名朝廷官员,面带愁容的从殿内走出,一路离去,不停的摇叹息,似是有事发生。

一旁的传话太监见朱允熥停步不前,目露思索。

不由悄然凑近,小声解释道:“殿下,他们是为去开平卫的那位求的。”

“哦?”朱允熥双眼一亮,颇有些意道:“看来黄子澄在朝廷里,不少故好友啊。”

这话那传话的太监不敢接,只能是笑吟吟的走到了殿门前:“殿下,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在殿内。”

朱允熥闻声,从那些远去的官员身上收回视线,吸一气让自己思绪清醒些,便走进了中极殿。

进到殿内,除了少许时刻候在殿内,听候皇帝和太子差遣的内侍和宫娥外,便再无他

朱允熥再往里走,就看到大明朝的洪武皇帝和皇太子正相对而立。

朱元璋的脸上留有一丝不悦,几度瞪向站在他面前,低着握紧双拳的皇太子朱标。

都没有注意到朱允熥的到来。

朱元璋冷眼盯着面前的太子,不满道:“他们的话你都听到了,可曾听清楚了?按着他们的意思,朕若是不将那黄子澄召回,朕便是昏君!”

朱标抬起,叹息道:“父皇,他们并无此意。只是那黄湜本就并无大错,虽言辞有失公允,父皇也可稍加敲打一番就好。如今朝臣诽议,若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