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2/3)

,只要目下能让外那些少些胡言语于赋税改革之事,咱便都能答应。”

是最简单的法子,但他并不是一个杀如麻的

也总是要有去做的,朱元璋身为大明开国皇帝,在杀上面有着无数的惊艳。总是会拉拢一批,杀伐一批,最后事代下去。

只会蠢货才会以为,皇帝就能将整座朝廷都杀个净净。

有底气,和是否真的去做,是两码事。

是警告,也是为了更好的去办事。

如此之下,朱元璋才会选择亮出那高悬在九天云霄上的屠刀。

朱允熥点点道:“今岁开恩科至少能让浙江道改革之事办妥,初见成效。明岁,朝廷进文华殿学士,又可分化他们,不让他们抱团,只要朝堂上反对改革之事的声音小了,便也就形不成舆,我家做事也就能调度得利,从中调和。”

总领朝堂的位子,就问你们想不想要。

风骨是什么?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他们会抛弃一切。

“太子以为如何?”

朱元璋想了想,问起了一旁自家老大的意见。

近来一直处于旁观社稷角色的朱标,看了儿子一眼:“只是取文官文华殿,是否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诽议,是否会令文官权柄过甚?”

太子总是能扣准事件命脉。

朱允熥心中嘀咕了一声,老爹终究是老爹,便开回道:“儿子去岁便在想,昔年爷爷手下的大都督府颇有作用。虽然后来,因为一些缘由,爷爷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这也在理之中,亦是我家必须要做的事。但现在看来,若是朝中进文华殿学士,五军都督府中倒是需要进一些武英殿学士,如此方才能阳调和。”

朱标眼帘眨动了几下,默默一笑,点点又笑着摇摇,身子向后一靠,便不再说话了。

朱元璋哼哼两声:“咱给的优荣够多了!”

又是没来由的一句话。

朱允熥却是笑了笑:“您是宽仁的,孙儿知晓。如今朝中进文华殿、武英殿学士,两厢均衡,说到底也就是个维持现状。”

“取平衡,方为正途。”朱元璋评价了一句。

朱允熥默默点

这是帝王术。

大明的皇帝们想要获得天下社稷的绝对统治,唯有平衡朝堂,平衡天下。

万事万物,如同田地里的庄稼一般,决不允许有挑的,更不可能允许田地里长出一颗参天大树来。

大树会剥夺周边庄稼的养分,会致使树冠和根系愈发扩张膨胀。

辛苦一年的庄稼汉,便再也取得不任何收成。

只有砍掉挑的,剔除掉那些异类,让这片田地里所有的庄稼都保持一个苗,才能在夏秋收成的时候,将自家的粮仓装满。

大明皇室所具现的皇权,便如同那手持镰刀的老农一样,必须要拥有对这社稷之田,绝对的统治权力。

朱允熥低声道:“此事,爷爷也允了?”

他这是明知故问。

朱元璋也果然是瞪了一眼:“等咱风雪取才后再议!”

朱标在一旁呻吟了一声,幽幽道:“父皇,是不是该回去了。”

朱元璋拍拍,大手向着周围一挥。

“太子发话了,咱回去。”

皇帝老爷子拍,回看了眼被抬着跨过西华门门槛的太子。

朱元璋又愤愤道:“今天就全拆了!”

落在后面的孙狗儿犯了难。

看着皇帝老爷子扬长而去,肩膀一软。

朱允熥也拍拍站了起来,走到孙狗儿身后,举手拍拍他的肩膀:“做成活扣凹槽,太子爷出来,前让起开,过去后落回。”

孙狗儿脸上一喜。

如此便不算坏了规矩,赶忙就要道谢,说上几句皇太孙英明武之类的好话,却发现三爷已经是奔着东宫过去了。

旋即,孙狗儿手臂背到身后,挺起胸膛,亦是挥挥手指指点点的。

“都听到没有,咱们家三爷说的办法,照着三爷说的法子去办!”

“这宫里,哪里都不能拦着咱们家太子爷的路!”

四处的太监们赶忙应是,有去将作监寻,有去各处规划太子爷可能途径的地方。

……

且说朱允熥这边,老爷子和老爹回了中极殿那边,他则是回了趟东宫。

从浙江道赶回应天,一路上就没有吃好喝好睡好的。

足足泡了半个时辰,才将自己从浑浊的污水中扒拉起来,又在另一桶里泡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在闻讯赶回东宫的汤鹊清和沐彩云两伺候下,穿戴好了一身专属大明皇太孙的常服。

相对于浙江道此前那天寒地冻,民不聊生,官绅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