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2/3)
朱允熥在众目睽睽之下,脸色刷的一下冷了下来。
而就在这时,处于风尖的任亨泰,则是抱着笏板,迈着官步走了出来。
只见他以无可挑剔的姿态,面对着皇帝躬身施礼。
随后缓缓起身,沉声开:“启禀陛下,臣进来身体有疾,又自觉臣之学识不曾圆满,难以担任今科会试主考,还请陛下另选他
。”
任亨泰的出班,出乎了很多的预料。
至少,一直在装作弥勒佛一样的户部尚书赵勉,这时候已经是不由的转看向了他。
刘三吾更是有些不解,明明任亨泰可以不站出来的,但他偏偏还是选择了站出来。
只不过,既然任亨泰自己说了不愿意担任今科会试主考,自然是契合了他的心意。
刘三吾幽幽的哼哼了两声,眼帘缓缓下沉,接下来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拿到今科会试主考的位子了。
朱元璋这时候默默开:“既如此,尔等可有主考
选举荐?”
当即便有御史开:“臣以为,文华殿行走、翰林学士解缙,可担任今科会试主考。”
“啊?”
在解缙的名字被提出的时候,整个中极殿瞬间寂静了下来,然后便是一道惊呼声响起。
原本靠着红漆大柱眯眼回笼觉的解缙,顿时睁开双眼,茫然的看着周围的同僚转看向自己。
随后解缙便目光凶狠的看向那个提名自己为今科会试主考的官员。
自己竟然也成了背锅的!
这厮不是好!
解缙目光愤然,将那给
的记在心中,随后便抬
张目看向陛阶上的皇太孙。
朱允熥收到了示意,微微一笑,摇摇上前一步:“解缙才学不足,年岁不够,不堪此等重用。孤以为,陛下也应当是如此想。”
朱元璋又是重复道:“太孙之言,即是朕意。”
于是很快的,那些个官员陆续报出了几个名。
然而无一例外,都是年岁二三十,或是官职卑微的。
在连续被朱允熥开以不合适拒绝之后。
终于,一名礼部的官员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中书舍刘三吾,不论才学或是资历,皆可充任今科会试主考,还请陛下斟酌圣裁。”
随着这个建议发出。
詹徽和茹瑺两同时对视一眼。
詹徽低声道:“竟然是他。”
茹瑺默默一笑,重新缓缓闭上了双眼。
在那些个文官的注视下,朱允熥藏匿着心中的笑声,默默的后退了一步,算作认同了这个举荐。
于是,刘三吾轻声出班,抱着笏板长长的弯腰躬身:“臣老迈昏渎,恐难担此重任。”
“又当又立!”
在某根红漆大柱下,年轻的文华殿行走、翰林学士解缙,无声的张了张嘴,随后双手环抱,脑袋一歪,靠在柱子上继续睡着回笼觉。
朱元璋轻声的笑着,挥挥手摇着道:“刘舍
乃是我朝实实在在的理学大家,咱放眼望去,再难找到一位才学能与刘舍
堪比的
。既然诸卿愿举荐刘舍
,咱自无不可,今科会试主考,还要刘舍
费心辛劳。”
如此推辞、再劝之后,刘三吾方才再次作揖。
“臣领旨,定当尽心竭力,为朝廷选才。”
随后,整个中极殿里,大半的都露出了笑容。
得了洪武二十五年恩科会试主考官的刘三吾在低微笑着。
六部尚书嘴角上扬。
武将们则是表现的很是憨厚的笑着。
从到尾充当那始皇帝三十步的大明诸王也露出了笑容。
就连朱允熥也在默默的微笑着。
似乎,所有都满意于今天的这一场朝会。
直到内宫总管孙狗儿昂首挺胸的从幽暗处走到光亮处。
目视着面前的朝堂,孙狗儿提振气,缓缓开。
“退朝!”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明的船帆
五月的应天城,像是在不断的试探着酷暑,撩拨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天气便愈发的酷热了起来。
位于太平里东南隅的东水关码,一早就被上至亲军卫的官兵给重重包围了起来。
官兵们封锁了大中桥以及复星桥,并且将崇礼西街也给拦住。
这就让寻常,再也不能靠近东水关码
半分。
一面藩王旗,便代表着大明的一位宗室亲王。或是在藩王旗周围出现了瑞兽旗、星辰旗,那就表明这位亲王很有可能是镇守大明北方的塞王之一。
lt;dv style=“text-lgn:center;“gt;
lt;scrptgt;red_x();lt;/scrptg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